发生工伤后,单位不是绝对不能辞退员工,但需满足法定条件。核心关键在于是否处于停工留薪期、劳动能力鉴定结果以及是否存在法律允许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分点展开:
-
停工留薪期内禁止辞退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劳动者因工伤需暂停工作接受治疗的,停工留薪期内(一般不超过12个月,特殊情况可延长)单位不得单方解除劳动关系,需正常支付工资福利。 -
劳动能力鉴定后分情况处理
工伤职工经鉴定为1-4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直至退休;5-6级伤残的,单位不得主动解除,但可协商或安排适当工作;7-10级伤残的,劳动合同到期可终止,或双方协商一致解除。 -
合法解除的特殊情形
若劳动者存在《劳动合同法》第39条情形(如严重违纪、被追究刑事责任等),即使发生工伤,单位仍可依法解除劳动关系,但需承担举证责任。 -
违法辞退需承担赔偿责任
单位在停工留薪期或不符合法定条件时辞退工伤员工,劳动者可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主张双倍经济补偿,并追偿工伤保险待遇损失。
总结提示
工伤员工的劳动关系受法律特殊保护,但非绝对“终身豁免”。劳动者应注意留存工伤认定书、医疗证明等材料,若遭遇违法辞退,应及时申请劳动仲裁或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