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赔偿金按应发工资计算,包括奖金、津贴等所有货币性收入,而非税后实发工资。 这是《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的标准,旨在保障劳动者获得全额劳动补偿,避免企业通过扣减社保、个税等方式降低赔偿金额。
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标准是解除合同前12个月的平均应得工资,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实际月数计算。若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执行。关键点在于“应得工资”涵盖全部劳动报酬,例如计时/计件工资、奖金、补贴等,即使这部分收入被代扣为社保或个税,仍应计入赔偿基数。
实际操作中,部分企业误按实发工资计算会导致赔偿差额。例如月薪1万元的员工,扣除社保个税后实发约8000元,若企业按8000元标准支付N+1赔偿,将直接造成劳动者损失。劳动者有权要求企业按税前应发工资补足差额,协商不成可通过劳动仲裁**。
裁员赔偿金的法律计算标准清晰且偏向劳动者权益保护,遇到企业以“实发工资”为由克扣时,务必保留工资条、银行流水等证据,及时主张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