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教师一对一辅导是否违法,需结合实际情况判断。关键点在于是否涉及营利性学科培训、是否取得办学资质以及是否符合“双减”政策要求。若未取得许可证且收费教学,可能被认定为违规;无偿辅导或非学科类内容通常合法。
营利性学科辅导需资质审批。根据“双减”政策及《民办教育促进法》,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需取得办学许可证,且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退休教师若以个人名义收费补课,未申请相关资质,可能面临行政处罚。部分地区明确将“住家教师”“众筹私教”等行为列入违规整治范围。
无偿辅导或非学科内容不受限。如果退休教师仅辅导亲友子女且不收取费用,或教学内容为兴趣培养(如书法、音乐等非学科类项目),通常不构成违法行为。部分地方政策鼓励退休教师参与学校课后服务或社区公益教学,此类情况受法律保护。
政策执行存在区域差异。一线城市及教育热点地区对违规补课查处较严,可能通过退费、罚款甚至纳入征信等方式处理;乡镇或偏远地区监管力度相对宽松。建议提前了解当地实施细则,避免因政策理解偏差导致纠纷。
退休教师从事一对一辅导前,需明确教学内容性质、收费模式及当地监管要求,必要时向教育部门咨询。选择合规方式发挥教学经验,既能规避法律风险,又能实现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