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司法88条修订时间

​新《公司法》第88条于2023年12月29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并于2024年7月1日正式施行。​​该条款明确规定了未届出资期限股权转让中转让方与受让方的责任划分,​​核心亮点包括:受让人承担出资义务、转让人补充责任,以及恶意转让的连带责任​​,但全国人大法工委后续明确该条款不溯及既往,仅适用于2024年7月1日后的法律事实。

  1. ​修订背景与核心内容​
    新《公司法》第88条针对认缴制下股权转让的出资责任空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未届出资期限的股权转让后,受让人需履行出资义务;若受让人未缴纳,转让人承担补充责任。若转让方存在出资不实或恶意转让,则与受让人承担连带责任。

  2. ​实施时间与溯及力争议​
    该条款自2024年7月1日生效,但最高人民法院最初通过司法解释赋予其溯及力,导致大量历史转让行为被追责。2024年12月,全国人大法工委依据《立法法》认定该条款​​不溯及既往​​,仅适用于生效后的行为,平息了市场争议。

  3. ​对市场的影响与实务提示​
    新规平衡了债权人保护与股东权益,但企业需注意:2024年7月1日后转让未实缴股权的,需严格履行章程约定,避免责任风险;此前转让行为仍按原法律处理,无需过度担忧追溯问题。

建议企业在股权转让前审慎评估出资状态,并关注后续司法解释动态,确保合规操作。

本文《新公司法88条修订时间》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134051.html

相关推荐

公司法第20条第3款

公司法第20条第3款 明确规定:“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1. 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 公司法第20条第3款的核心在于强调公司法人的独立地位和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拥有独立的财产权和法律责任。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这意味着股东的个人财产通常不会被用于偿还公司的债务。

2025-05-15 资格考试

公司法第20条司法解释

​​公司法第20条司法解释的核心在于规范股东权利行使边界,明确滥用股东权利或公司法人独立地位的法律后果,包括对内赔偿责任与对外连带责任​ ​。其亮点在于:​​既保护公司与其他股东权益,又防止股东利用有限责任逃避债务​ ​,同时通过司法解释细化操作规则,填补法律适用空白。 ​​权利滥用界定与责任划分​ ​ 股东需遵守法律、章程,禁止以损害公司、其他股东或债权人利益的方式行使权利。例如

2025-05-15 资格考试

公司法知识点结构图

公司法知识点结构图是理解公司法核心内容的直观工具,它以清晰的结构展示了公司法的框架和关键知识点,适合初学者和专业人士快速掌握法律体系。以下从结构框架、重点章节和修订亮点三方面展开说明。 1. 公司法结构框架 公司法由总则、公司登记、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股权转让、股份发行与转让、公司治理、公司财务会计、合并与分立、解散与清算等多个章节组成。通过思维导图形式

2025-05-15 资格考试

公司法知识点总结

​​公司法是企业运营的核心法律框架,其核心知识点包括有限责任制度、法人治理结构、股东权益保护及2024年新修订的简化组织设置等关键内容。​ ​ ​​有限责任制度​ ​:公司以其全部财产承担债务,股东仅以出资额或股份为限担责,降低投资风险并促进资本流动。 ​​法人治理结构​ ​:通过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权力制衡,实现股东权益保护与公司高效运营,新法允许简化设置(如单一董事或监事)。

2025-05-15 资格考试

公司法将于2024年7月起施行

公司法将于2024年7月起施行 2024年7月起,新修订的公司法将正式实施,这对于企业运营、市场环境以及经济发展都将产生深远影响。新法旨在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优化市场竞争环境,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新公司法对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了全面优化,强化了股东权利保护,明确了董事会、监事会的职责和权限,规范了公司决策程序,确保公司治理更加科学、高效、透明。 2.

2025-05-15 资格考试

新公司法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024年7月1日实施的新《公司法 》是自1993年以来的第六次修订,聚焦公司资本制度优化、治理结构简化、股东权益强化、设立退出便利化等核心领域,​ ​ ​​首次允许设立一人股份有限公司、引入电子营业执照效力、明确董事清算义务、增设简易注销制度等突破性改革​ ​,全面回应了市场化改革与营商环境优化的需求。 ​​公司资本制度革新​ ​ 股份有限公司全面实行实缴制

2025-05-15 资格考试

《公司法》第20条

​​《公司法 》第20条的核心在于规范股东行为与强化企业社会责任​ ​:​​禁止股东滥用权利损害公司或其他股东利益​ ​,​​明确滥用法人独立地位逃避债务需承担连带责任​ ​,同时​​要求企业兼顾职工、消费者及生态环境等社会公共利益​ ​。以下从法律要点与实务价值展开分析: ​​股东权利滥用的双重限制​ ​ 股东行使权利需遵守法律及公司章程,禁止两类滥用行为

2025-05-15 资格考试

公司法共修订了几次

截至2023年12月,《公司法》共经历‌6次修订 ‌,关键亮点包括‌1993年首次立法确立框架 ‌、‌2005年全面调整公司治理规则 ‌、‌2013年推行注册资本认缴制 ‌以及‌2023年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与数字治理 ‌。 ‌1. 1993年立法奠基 ‌ 1993年《公司法》首次颁布,明确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形式,确立注册资本实缴制、股东权利等基础制度

2025-05-15 资格考试

新《公司法》第88条

新《公司法》第88条明确规定,股东转让已认缴但未届出资期限的股权时,由受让人承担缴纳出资的义务。若受让人未按期足额缴纳,转让人需对未缴部分承担补充责任。 1. 新旧法条对比:出资责任的强化 新法明确受让人需直接承担出资义务,避免因股权转让导致出资责任落空。 旧法对此缺乏明确规定,实践中易出现股东通过股权转让规避出资义务的问题。 2. 司法实践中的适用范围

2025-05-15 资格考试

公司法修订过几次及内容

6次 《公司法》自1993年颁布以来共经历了6次修改,具体如下: 1993年首次颁布 确立公司设立、组织机构、资本制度等基本规则,规范公司行为,保护各方权益。 1999年第一次修正 针对国有企业改革,完善资本制度,新增国有独资公司监事会规定,强化国有资产监督。 2004年第二次修正 优化资本制度,取消股票发行价格审批限制,提升资本市场效率。 2005年第一次修订(全面修订) 降低公司设立门槛

2025-05-15 资格考试

《公司法》第20条第3款

《公司法》第20条第3款明确了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的法律后果,其核心在于‌否定公司独立人格,要求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这一条款的适用需满足‌股东存在滥用行为、损害债权人利益且达到“严重”程度 ‌三项条件,是保护债权人权益、维护市场公平的重要法律工具。 ‌一、适用情形:股东滥权行为的界定 ‌ 股东滥用行为主要表现为通过关联交易、虚假出资、转移资产等方式掏空公司资产

2025-05-15 资格考试

新修订的公司法第47条

​​新修订的《公司法 》第47条明确要求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认缴的出资额需在公司成立之日起5年内缴足,这一规定旨在遏制注册资本虚高、出资期限畸长的乱象,​ ​ 强化股东责任意识,保护债权人利益,同时为存量公司设置3年过渡期以平稳调整。该条款是2023年《公司法》修订的核心内容之一,标志着我国公司资本制度从完全自由认缴制向限期认缴制的理性回归。 ​​五年限期认缴制的核心要求​ ​ 新法规定

2025-05-15 资格考试

新修订的公司法修改内容

新修订的公司法主要修改内容包括以下核心要点: 一、法定代表人制度 职责与辞职机制 法定代表人由执行公司事务的董事或经理担任,辞任时视为自动辞职,公司需在30日内确定新任法定代表人。 过错追偿制度 法定代表人因执行职务造成损害,公司先行承担民事责任后,可向有过错的法定代表人追偿,需在章程中明确追偿机制。 二、公司治理结构 取消执行董事提法 规定规模较小的公司可设一名董事行使董事会职权

2025-05-15 资格考试

公司法第20条规定解释

公司法第20条规定,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这一规定明确了股东在行使权利时的法律边界,强调股东权利的行使应遵循合法性、合规性和公平性原则。 一、股东权利的合法性 股东权利的合法性是公司法第20条的核心内容之一。股东在行使权利时,必须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公司章程的规定。这一要求确保了股东行为在法律框架内进行

2025-05-15 资格考试

公司法第20条的理解与适用

​​《公司法 》第20条的核心在于规范股东行为,防止滥用权利损害公司、其他股东或债权人利益,并首次以法律形式确立“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即“刺破公司面纱”),要求滥用权利的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 ​​股东义务的双重约束​ ​ 该条明确股东需遵守法律、章程,禁止两种滥用行为:一是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其他股东利益,需承担赔偿责任;二是滥用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债权人利益

2025-05-15 资格考试

民法典哪年改版

民法典于‌2020年5月28日 ‌完成重大修订,‌2021年1月1日 ‌起正式实施。此次改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整合了原有九部单行民事法律,新增多项制度设计,重点强化‌隐私权、居住权、个人信息保护 ‌等民生领域权益,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 ‌核心修订内容 ‌: ‌体系整合与创新 ‌——原《婚姻法》《继承法》等单行法废止,形成七编1260条的统一法典

2025-05-15 资格考试

《民法典》哪年开始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 ​,这是新中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标志着我国民事权利保护进入新时代。​​关键亮点​ ​包括:取代9部单行法、涵盖1260条全生命周期权益、首次独立设置人格权编,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立法背景与历程​ ​ 民法典编纂历时66年,历经5次启动。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编纂任务

2025-05-15 资格考试

民法典编纂哪年开始

民法典编纂于2015年正式启动 。 编纂历程回顾 1. 早期尝试(1954年、1962年、1979年) 1954年 :首次启动民法典起草工作,但由于历史原因未能完成。 1962年 :再次启动民法典起草工作,后因“文化大革命”而停止。 1979年 :第三次启动民法典起草工作,并形成了民法草案第四稿,为后续立法奠定了基础。 2. 单行法阶段(1986年-2002年) 1986年

2025-05-15 资格考试

民法典由谁制定的和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并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公布。具体信息如下: 制定机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七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民法典作为调整社会生活关系的基本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 公布机关

2025-05-15 资格考试

民法典公布后废止了哪些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0年5月28日通过,并于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这是我国民事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的实施,不仅统一了民事法律规范,还废止了多部旧有法律,为构建更加完善的民事法律体系奠定了基础。 废止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婚姻法被民法典第五编“婚姻家庭”所取代,其内容涵盖婚姻关系、家庭关系等,同时新增了离婚冷静期等条款

2025-05-15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