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第20条

​《公司法》第20条的核心在于规范股东行为与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禁止股东滥用权利损害公司或其他股东利益​​,​​明确滥用法人独立地位逃避债务需承担连带责任​​,同时​​要求企业兼顾职工、消费者及生态环境等社会公共利益​​。以下从法律要点与实务价值展开分析:

  1. ​股东权利滥用的双重限制​
    股东行使权利需遵守法律及公司章程,禁止两类滥用行为:一是损害公司或其他股东利益(如操纵决策、抽逃出资),二是利用法人独立地位逃避债务(如资产混同、恶意转移)。前者需赔偿损失,后者直接触发连带责任,典型案例显示新设公司承接原企业资源逃避债务时,法院可判令其与原股东共同偿债。

  2. ​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定化​
    公司经营须平衡利益相关者权益,包括职工福利、消费者保护及生态环保。例如,未履行环保义务或侵害消费者知情权(如隐性收费)可能面临民事赔偿。国家鼓励通过公益活动和社会责任报告提升透明度,这与ESG理念高度契合。

  3. ​司法实践中的关键认定标准​
    法人人格否认需满足三要件:主体(股东或实际控制人)、行为(如财务混同、资本不足)、结果(债权人利益严重受损)。法院倾向综合考量“持续性混同”“业务平移”等客观证据,而非单一因素。

​提示​​:企业应建立合规内控避免股东越界,同时将社会责任融入战略;债权人遇恶意逃债可依据第20条主张权利,但需注意举证策略。

本文《《公司法》第20条》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134041.html

相关推荐

公司法共修订了几次

截至2023年12月,《公司法》共经历‌6次修订 ‌,关键亮点包括‌1993年首次立法确立框架 ‌、‌2005年全面调整公司治理规则 ‌、‌2013年推行注册资本认缴制 ‌以及‌2023年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与数字治理 ‌。 ‌1. 1993年立法奠基 ‌ 1993年《公司法》首次颁布,明确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形式,确立注册资本实缴制、股东权利等基础制度

2025-05-15 资格考试

新《公司法》第88条

新《公司法》第88条明确规定,股东转让已认缴但未届出资期限的股权时,由受让人承担缴纳出资的义务。若受让人未按期足额缴纳,转让人需对未缴部分承担补充责任。 1. 新旧法条对比:出资责任的强化 新法明确受让人需直接承担出资义务,避免因股权转让导致出资责任落空。 旧法对此缺乏明确规定,实践中易出现股东通过股权转让规避出资义务的问题。 2. 司法实践中的适用范围

2025-05-15 资格考试

公司法修订过几次及内容

6次 《公司法》自1993年颁布以来共经历了6次修改,具体如下: 1993年首次颁布 确立公司设立、组织机构、资本制度等基本规则,规范公司行为,保护各方权益。 1999年第一次修正 针对国有企业改革,完善资本制度,新增国有独资公司监事会规定,强化国有资产监督。 2004年第二次修正 优化资本制度,取消股票发行价格审批限制,提升资本市场效率。 2005年第一次修订(全面修订) 降低公司设立门槛

2025-05-15 资格考试

2024新公司法修订的主要内容

2024年新修订的《公司法 》于7月1日正式施行,​​聚焦公司资本制度、治理结构、股东权利等六大核心领域​ ​,旨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关键亮点包括:注册资本认缴期限明确五年内缴足、允许公司简化组织机构设置、引入类别股制度、强化中小股东保护等​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与企业合规框架。 ​​资本制度革新​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出资期限不得超过五年,股份有限公司引入授权资本制,允许发行优先股

2025-05-15 资格考试

2024新公司法与旧公司法的区别

2024年新公司法与旧公司法相比,​​核心区别在于简化公司设立流程、优化治理结构、强化股东责任与债权人保护​ ​。​​注册资本认缴制改革​ ​(五年内缴足)、​​法定代表人选任范围扩大​ ​(董事或经理均可担任)、​​允许单一股东设立股份公司​ ​等突破性调整,显著降低了创业门槛并提升了企业灵活性。 ​​注册资本制度革新​ ​ 旧法对最低注册资本和实缴期限无明确限制

2025-05-15 资格考试

2024年7月1实施的公司法全文

2024年7月1日实施的《公司法》全文聚焦‌企业治理现代化、股东权益保护、合规监管升级 ‌三大方向,核心修订包括‌强化控股股东责任、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明确数字转型规范 ‌等,旨在构建更透明、公平的市场环境。 ‌1. 股东权利与义务全面细化 ‌ 新法着重平衡股东权利与义务,明确控股股东滥用影响力的连带责任,要求中小股东知情权、分红权的程序保障。针对“僵尸企业”问题,新增股东失权制度

2025-05-15 资格考试

2024年7月1日之前注册的新公司法

​​2024年7月1日前注册的公司需重点关注新《公司法 》的五年实缴出资要求与三年过渡期安排​ ​,​​存量公司需在2027年6月30日前完成认缴期限调整​ ​,​​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需全额实缴股款​ ​,​​逾期未调整将面临信用处罚或强制减资​ ​。 ​​五年实缴新规的核心要求​ ​ 新《公司法》规定,2024年7月1日后新设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需在成立之日起5年内缴足认缴出资

2025-05-15 资格考试

2024年7月13号新闻联播主要内容

2024年7月13日《新闻联播》主要内容涵盖以下几个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 :人民军队实现整体性革命性重塑。 国际交流与合作 :赵乐际出席第十届金砖国家议会论坛。 国内重大工程建设 :各地加速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分点展开: 1.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 本期节目重点报道了人民军队在新时代的改革成果。报道强调,通过整体性革命性重塑,人民军队在组织架构、指挥体系和战斗力建设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2025-05-15 资格考试

2024年新公司法与旧公司法对比

2024年新《公司法》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与旧法相比有诸多关键亮点**,如完善公司出资制度、允许股份有限公司可不设监事会等**。以下是具体对比: 出资制度 :新《公司法》针对公司注册资本认缴制实践中出现的“认缴出资期限过长”“天价出资”“空壳公司”等问题,对公司注册资本认缴制作了调整。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由股东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自公司成立之日起5年内缴足

2025-05-15 资格考试

7月1号新公司法规定有哪些

2024年7月1日新《公司法》实施后,主要规定变化如下: 一、注册资本与出资期限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认缴出资期限统一调整为 5年内缴足 ,原3+5期限改为单一5年期限。 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需在成立前全额缴纳股款,增资部分需实缴。 二、股权转让规则 外部转让股权:取消“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限制,仅保留同等条件下的优先购买权(章程可另行约定)。 内部转让:未明确限制,但需遵守公司章程规定。 三

2025-05-15 资格考试

新公司法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024年7月1日实施的新《公司法 》是自1993年以来的第六次修订,聚焦公司资本制度优化、治理结构简化、股东权益强化、设立退出便利化等核心领域,​ ​ ​​首次允许设立一人股份有限公司、引入电子营业执照效力、明确董事清算义务、增设简易注销制度等突破性改革​ ​,全面回应了市场化改革与营商环境优化的需求。 ​​公司资本制度革新​ ​ 股份有限公司全面实行实缴制

2025-05-15 资格考试

公司法将于2024年7月起施行

公司法将于2024年7月起施行 2024年7月起,新修订的公司法将正式实施,这对于企业运营、市场环境以及经济发展都将产生深远影响。新法旨在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优化市场竞争环境,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新公司法对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了全面优化,强化了股东权利保护,明确了董事会、监事会的职责和权限,规范了公司决策程序,确保公司治理更加科学、高效、透明。 2.

2025-05-15 资格考试

公司法知识点总结

​​公司法是企业运营的核心法律框架,其核心知识点包括有限责任制度、法人治理结构、股东权益保护及2024年新修订的简化组织设置等关键内容。​ ​ ​​有限责任制度​ ​:公司以其全部财产承担债务,股东仅以出资额或股份为限担责,降低投资风险并促进资本流动。 ​​法人治理结构​ ​:通过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权力制衡,实现股东权益保护与公司高效运营,新法允许简化设置(如单一董事或监事)。

2025-05-15 资格考试

公司法知识点结构图

公司法知识点结构图是理解公司法核心内容的直观工具,它以清晰的结构展示了公司法的框架和关键知识点,适合初学者和专业人士快速掌握法律体系。以下从结构框架、重点章节和修订亮点三方面展开说明。 1. 公司法结构框架 公司法由总则、公司登记、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股权转让、股份发行与转让、公司治理、公司财务会计、合并与分立、解散与清算等多个章节组成。通过思维导图形式

2025-05-15 资格考试

公司法第20条司法解释

​​公司法第20条司法解释的核心在于规范股东权利行使边界,明确滥用股东权利或公司法人独立地位的法律后果,包括对内赔偿责任与对外连带责任​ ​。其亮点在于:​​既保护公司与其他股东权益,又防止股东利用有限责任逃避债务​ ​,同时通过司法解释细化操作规则,填补法律适用空白。 ​​权利滥用界定与责任划分​ ​ 股东需遵守法律、章程,禁止以损害公司、其他股东或债权人利益的方式行使权利。例如

2025-05-15 资格考试

公司法第20条第3款

公司法第20条第3款 明确规定:“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1. 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 公司法第20条第3款的核心在于强调公司法人的独立地位和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拥有独立的财产权和法律责任。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这意味着股东的个人财产通常不会被用于偿还公司的债务。

2025-05-15 资格考试

新公司法88条修订时间

​​新《公司法 》第88条于2023年12月29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并于2024年7月1日正式施行。​ ​该条款明确规定了未届出资期限股权转让中转让方与受让方的责任划分,​​核心亮点包括:受让人承担出资义务、转让人补充责任,以及恶意转让的连带责任​ ​,但全国人大法工委后续明确该条款不溯及既往,仅适用于2024年7月1日后的法律事实。 ​​修订背景与核心内容​ ​

2025-05-15 资格考试

《公司法》第20条第3款

《公司法》第20条第3款明确了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的法律后果,其核心在于‌否定公司独立人格,要求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这一条款的适用需满足‌股东存在滥用行为、损害债权人利益且达到“严重”程度 ‌三项条件,是保护债权人权益、维护市场公平的重要法律工具。 ‌一、适用情形:股东滥权行为的界定 ‌ 股东滥用行为主要表现为通过关联交易、虚假出资、转移资产等方式掏空公司资产

2025-05-15 资格考试

新修订的公司法第47条

​​新修订的《公司法 》第47条明确要求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认缴的出资额需在公司成立之日起5年内缴足,这一规定旨在遏制注册资本虚高、出资期限畸长的乱象,​ ​ 强化股东责任意识,保护债权人利益,同时为存量公司设置3年过渡期以平稳调整。该条款是2023年《公司法》修订的核心内容之一,标志着我国公司资本制度从完全自由认缴制向限期认缴制的理性回归。 ​​五年限期认缴制的核心要求​ ​ 新法规定

2025-05-15 资格考试

新修订的公司法修改内容

新修订的公司法主要修改内容包括以下核心要点: 一、法定代表人制度 职责与辞职机制 法定代表人由执行公司事务的董事或经理担任,辞任时视为自动辞职,公司需在30日内确定新任法定代表人。 过错追偿制度 法定代表人因执行职务造成损害,公司先行承担民事责任后,可向有过错的法定代表人追偿,需在章程中明确追偿机制。 二、公司治理结构 取消执行董事提法 规定规模较小的公司可设一名董事行使董事会职权

2025-05-15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