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于2020年5月28日完成重大修订,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此次改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整合了原有九部单行民事法律,新增多项制度设计,重点强化隐私权、居住权、个人信息保护等民生领域权益,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
核心修订内容:
- 体系整合与创新——原《婚姻法》《继承法》等单行法废止,形成七编1260条的统一法典,逻辑结构更严密,覆盖物权、合同、人格权等全领域。
- 回应社会热点——增设“居住权”制度,明确业主共有收益归属;扩大隐私权保护范围,禁止非法收集人脸信息等生物识别数据;完善高空抛物责任规则,强化社区安全保障。
- 数字化适应——首次将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纳入法律保护范畴,规范电子合同订立规则,为互联网交易提供明确依据。
实施影响:民法典修订后,公民从出生到死亡各阶段的民事权利均获系统性保障。例如,住宅70年产权到期自动续期、婚姻登记前重大疾病告知义务等条款直接降低日常法律纠纷风险。企业则需更注重数据合规与合同管理,避免因侵权面临高额赔偿。
此次民法典修订标志着中国民事权利保护进入法典化时代,后续或将通过司法解释等形式细化规则。公众可通过权威渠道了解法律变动,及时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