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专利法实施细则》是我国专利制度的重要配套法规,旨在细化《专利法》条款、规范专利申请与保护流程,其核心亮点包括: 强化专利审查质量与效率、扩大保护范围打击侵权行为、优化国际规则衔接,以及新增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保护条款。最新修订版于2024年1月20日生效,共13章149条,全面覆盖专利申请、审查、**等环节,为创新主体提供更完善的制度保障。
-
专利申请便利化
细则优化了申请流程,允许局部外观设计申请,放宽新颖性宽限期,并简化优先权制度。例如,向外国申请专利前需通过保密审查,但明确4个月内未收到通知即可直接提交国际申请,大幅提升效率。 -
审查与保护升级
引入延迟审查制度,完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审查标准,并细化专利权期限补偿规则。针对侵权行为,明确全国性重大侵权纠纷的界定标准,强化行政保护力度。 -
促进专利转化运用
新增开放许可制度细则,要求专利权人自合同生效3个月内完成备案。同时完善职务发明规定,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专利成果转化,并加强专利信息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
新兴领域与国际接轨
针对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调整计算机程序专利申请审查标准;明确中药领域保护规则。衔接《海牙协定》等国际条约,规范外观设计国际申请程序。
当前细则的实施标志着我国专利制度迈向更高水平,建议创新主体重点关注审查流程优化与新兴领域保护条款,及时调整专利申请策略以充分享受政策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