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这意味着,用人单位必须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否则将面临法律制裁。
具体规定
- 工资支付形式:工资必须以货币形式支付,不得以实物或其他形式替代。
- 支付时间:工资应按月支付,即每月的工资应在自然月结束后的30天内结算。如果用人单位因特殊情况无法按时支付,可与劳动者协商延期,但延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 赔偿与处罚:若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其按应付金额的50%-100%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若拖欠工资情节严重,还可能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最高可判7年有期徒刑。
**途径
劳动者在遇到拖欠工资问题时,可通过以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 劳动监察投诉:向用工行为发生地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投诉。
- 劳动争议仲裁:申请劳动争议仲裁,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
- 支付令申请: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
总结
用人单位必须依法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否则将面临严厉的法律责任。劳动者在遭遇拖欠工资时,应积极通过法律途径**,保障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