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降薪如何通过劳动仲裁**? 关键点:公司单方降薪违法、协商一致是前提、书面变更才有效、仲裁成功率高达90%以上。若用人单位未经协商擅自降低工资标准,劳动者可依法申请仲裁要求补足差额并索赔,以下是具体操作指南:
-
法律依据明确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工资调整必须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式变更。案例显示,仲裁委普遍支持劳动者诉求,例如广州某公司单方降薪35%被判补足7万余元工资差额,北京某技术总监降薪50%后通过仲裁成功追回损失。 -
证据收集要点
- 保留原始劳动合同及工资流水,证明约定薪资标准
- 截取公司降薪通知(邮件、公告等)作为单方违约证据
- 记录协商过程(如微信聊天、录音),证明本人未同意变更
- 仲裁流程解析
- 时效:需在降薪行为发生起1年内提出申请
- 主体确认:劳务派遣需注意实际用工单位与签约单位区别,曾有案例因错告主体导致败诉
- 赔偿计算:可主张补足工资差额+经济补偿金(工龄×月均工资),如13年工龄员工获赔8.8万元
- 企业常见抗辩与应对
- 若公司以“经营困难”为由,需其举证财务状况及必要性,否则不成立
- “默认降薪”无效,即使员工未立即异议也不视为同意
行动提示:降薪**需果断——立即书面异议、60日内申请仲裁、委托专业律师可提升胜率。记住,法律永远站在依法履约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