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申请强制执行但老赖仍不还钱?关键在于采取法律威慑与财产追踪双管齐下。若对方有履行能力却拒不执行,法院可采取列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司法拘留甚至追究刑事责任等措施;若确无财产,可申请终本程序并持续监控财产动态,发现线索后随时恢复执行。
-
法律强制措施升级
对拒不履行的老赖,法院可依法冻结银行账户、查封房产车辆,并纳入全国失信名单公开曝光,限制其乘坐高铁飞机、子女就读高收费学校等。情节严重者可能构成拒执罪,面临3年以下有期徒刑。 -
终本程序并非终点
若老赖名下暂无财产,法院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但申请人可提交新线索(如隐匿财产、转移资产证据)申请恢复执行。定期查询被执行人银行流水、不动产登记等信息是突破执行僵局的有效手段。 -
信用惩戒与社会监督
失信记录将同步至征信系统,影响**、求职甚至商业合作。部分地方法院通过悬赏公告鼓励公众举报财产线索,利用社会力量压缩老赖生存空间。 -
刑事追责的“最后武器”
对于转移财产、暴力抗法等行为,可向法院提交证据申请刑事立案。拒执罪最高可判7年,且刑事立案后常促使老赖主动履行义务。
遇到执行难时,积极联动法院、善用执行悬赏、紧盯财产变动是破局核心。法律赋予的权利需主动行使,持续施压才能让“老赖”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