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交五险但是签了离职协议

​即使签了离职协议,用人单位未缴纳五险仍属违法行为,员工有权要求补缴并主张赔偿​​。协议中“放弃社保”条款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无效,劳动者可通过投诉、仲裁等途径**,但需注意离职协议中其他补偿条款的合法性。

未缴纳五险的离职协议存在以下法律风险:

  1. ​社保补缴责任不可免除​​。即使双方协商一致不缴纳社保,员工仍可向社保部门投诉要求补缴,用人单位需承担企业应缴部分及滞纳金,此前支付的现金补偿可能无法追回。
  2. ​经济补偿金主张权利​​。若员工以未缴社保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可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工龄越长赔偿金额越高。
  3. ​工伤与医疗费用风险​​。未参保员工发生工伤或重大疾病时,用人单位需自行承担全部赔偿费用,远高于正常社保缴费成本。
  4. ​协议条款部分无效​​。离职协议中“权利义务结清”等兜底条款可能因排除法定义务被认定无效,但工资、加班费等协商补偿部分仍有效。

提示:员工应保留工资流水、离职协议等证据,通过劳动监察或仲裁**;用人单位应依法缴纳社保,避免通过现金补偿规避责任,否则可能面临重复赔付风险。

本文《没交五险但是签了离职协议》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156190.html

相关推荐

和公司签了不交社保协议怎么办

​​与公司签订不交社保协议属于无效行为,劳动者有权要求补缴社保并主张赔偿​ ​。无论协议是公司强制要求还是个人“自愿”签署,均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依法补缴社保费用,且劳动者可据此解除劳动合同并索要经济补偿金。 ​​协议无效的法律依据​ ​ 社保缴纳是法定义务,任何形式的放弃协议均无效。《劳动法 》第七十二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参加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法

2025-05-15 资格考试

工作不签合同不交社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社会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且不缴纳社保的行为均属违法,劳动者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具体分析如下: 一、核心结论 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或未缴纳社保均属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主张经济补偿、双倍工资及社保补缴。 二、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的法定义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必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否则需支付双倍工资(最长11个月)。

2025-05-15 资格考试

有了工作不交五险还能领失业金吗

不能。 有了工作不交五险,将无法领取失业金。失业金的领取有明确的条件和程序,其中缴纳失业保险是关键前提。 失业保险缴纳要求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用人单位和职工必须依法参加失业保险,并按时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这是领取失业金的基本条件之一。 失业金领取条件 :除了缴纳失业保险,领取失业金还需满足以下条件: 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 :如被辞退、公司倒闭等情况。 已进行失业登记

2025-05-15 资格考试

工作不签合同不买社保违法吗

工作不签合同、不买社保属于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必须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若未签订,则需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 《社会保险法》第六十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且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拖延缴纳。 未签订劳动合同或未缴纳社保的后果包括: 赔偿风险 :用人单位需支付劳动者未签订劳动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 法律追责

2025-05-15 资格考试

工厂不签合同不交社保

​​工厂不签合同不交社保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依法主张双倍工资、补缴社保及经济补偿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 》和《社会保险法 》,用人单位必须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签订书面合同并缴纳社保,否则将面临行政处罚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以下是关键点解析: ​​法律后果明确​ ​ 工厂未签合同需支付劳动者最高11个月的双倍工资,满一年未签则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未缴社保的

2025-05-15 资格考试

劳务合同要给员工交五险一金

​​正规劳务合同必须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这是法律强制规定的用人单位义务​ ​。五险一金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旨在为劳动者提供全面的社会保障。即使合同未明确约定或用人单位以经营规模小为由推脱,劳动者仍有权要求补缴,并通过劳动仲裁等途径**。 ​​法律强制性​ ​:根据《社会保险法 》,只要存在劳动关系(无论合同名称是否为“劳务合同”)

2025-05-15 资格考试

员工入职就要交五险一金吗

‌是的,员工入职后单位必须依法缴纳五险一金 ‌,这是《社会保险法》和《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强制要求,‌无论试用期还是正式用工均需缴纳 ‌。‌关键点包括 ‌:①企业需在用工30日内办理社保登记;②公积金缴纳比例不低于工资的5%;③未缴纳属违法行为,员工可投诉**。 ‌分点说明: ‌ ‌法律强制规定 ‌ 五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和公积金属于法定福利

2025-05-15 资格考试

签合同后多久交五险一金

签合同后,用人单位需在用工之日起 30日内 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具体规定如下: 法律依据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职工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的由社保机构核定缴费。 缴费时间节点 申报登记 :用工后30日内完成社保登记。 实际缴费 :通常从用工次月起开始缴纳,具体以社保机构核定为准。 特殊情况说明 若员工入职时间在当月的1-15日,社保从当月缴纳

2025-05-15 资格考试

签合同就必须要交五险的吗

​​是的,签订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为劳动者缴纳五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这是法律强制性义务,与合同条款无关​ ​。即使合同中未明确约定或存在排除条款,用人单位仍需履行缴纳义务,否则劳动者有权通过法律途径**。 ​​法律依据明确​ ​:根据《社会保险法 》和《劳动合同法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必须为职工办理社保登记并缴纳五险。未缴纳的将面临罚款

2025-05-15 资格考试

和劳务签合同不交五险一金违法吗

和劳务签合同不交五险一金是违法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社会保险法》,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也明确规定,用人单位需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为劳动者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手续。这些规定适用于所有建立劳动关系的用工形式,包括劳务合同。 1. 违法行为的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七十二条规定

2025-05-15 资格考试

聘用协议不缴纳五险一金违法吗

违法 聘用协议不缴纳五险一金是违法的,具体分析如下: 一、五险一金的法定性 社会保险的强制性 根据《社会保险法》和《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缴纳五险一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及住房公积金),这是法定义务,不存在“可选项”。 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 《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包含社会保险条款。若合同缺失此内容,属于无效或部分无效条款。 二

2025-05-15 资格考试

和员工签订不交保险的协议有效吗

‌和员工签订不交社保的协议在法律上无效 ‌。‌《社会保险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员工缴纳社保 ‌,此类协议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即使双方自愿签署也不受法律保护。‌员工仍可随时要求补缴社保 ‌,企业还可能面临罚款等行政处罚。 以下是关键点解析: ‌法律强制性规定 ‌ 社保缴纳是法定义务,任何协议不能免除。企业未缴纳社保的行为属于违法,协议中相关条款自始无效。 ‌员工**途径 ‌

2025-05-15 资格考试

员工不愿买五险的协议书

员工与用人单位签订“自愿放弃五险”的协议书是无效的,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这种协议因违反《社会保险法》和《劳动合同法》的强制性规定而自始无效。 1. 法律规定:强制性与无效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和《劳动合同法》: 用人单位必须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这是法定义务。 任何形式的“自愿放弃”协议均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无效。 2. 协议无效的法律后果 即使员工签署了放弃协议

2025-05-15 资格考试

公司与员工签订不缴纳社保的协议

​​公司与员工签订不缴纳社保的协议是否有效?​ ​ ​​答案是否定的​ ​。这类协议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无效,​​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保​ ​,即使双方自愿签订免责协议,员工仍可要求补缴,企业可能面临罚款等法律责任。 ​​法律强制性规定​ ​ 根据《社会保险法 》和《劳动合同法 》,缴纳社保是企业和员工的法定义务,任何形式的免除协议均无效。例如

2025-05-15 资格考试

应届生进厂签约还算应届生吗

应届生进厂签约后仍属于应届生身份。 对于应届生而言,其身份的界定通常与是否完成学业、是否取得毕业证书以及是否参加工作有关。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应届生是指即将毕业或者已经毕业但尚未就业的大学生。只要你在毕业时尚未与任何单位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你就仍然保留应届生的身份。 1. 毕业时间是关键: 应届生身份的确认主要依据毕业时间。只要你在毕业当年,即使已经进厂并签约

2025-05-15 资格考试

应届生签约后违约还算应届生吗

应届生签约后违约,其应届生身份认定主要取决于违约行为发生的时间点,与是否违约无直接关联。具体分析如下: 应届生身份认定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劳动法规定,应届生身份以毕业时间为准: 在应毕业年份首次就业的毕业生,无论是否签约或违约,均视为应届生。 违约行为与身份无关 签约后违约属于违反合同义务,属于民事责任范畴,不影响应届生身份的认定。 特殊情况说明

2025-05-15 资格考试

应届毕业生签了合同还算应届吗

应届毕业生签了合同后是否还算应届生,取决于合同类型及是否满足特定条件。以下是详细分析: 1. 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影响 如果应届毕业生签订了正式劳动合同,并且开始缴纳社保或公积金,这通常会被认定为“已落实工作单位”,从而失去应届生身份。 2. 签订三方协议或实习协议的影响 签订三方协议或实习协议并不会直接影响应届生身份。只要未正式签订劳动合同、未缴纳社保或公积金,并确保档案仍存放在学校或人才市场

2025-05-15 资格考试

已经签了劳动合同还算应届生吗

‌已经签了劳动合同是否还算应届生? ‌ ‌关键结论: ‌ ‌签订劳动合同后通常不再认定为应届生 ‌,但需结合社保缴纳、毕业时间、政策规定等综合判断。具体分以下4种情况: ‌未缴纳社保且毕业2年内 ‌:部分省份保留应届生资格(如考公、落户); ‌已缴纳社保 ‌:无论是否签合同,均视为已就业,失去应届身份; ‌签三方但未签劳动合同 ‌:多数情况下仍算应届生; ‌企业单方面解约/未实际用工 ‌

2025-05-15 资格考试

毕业当年签订劳动合同算应届生吗

​​毕业当年签订劳动合同是否算应届生?关键结论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仍算应届生,但需结合社保缴纳、档案留存及地方政策综合判断。​ ​例如,山东、福建等地明确毕业当年签订劳动合同不影响应届生身份认定,而传统标准要求未缴社保且档案保留在原籍。以下是具体分析: ​​政策差异决定认定标准​ ​ 部分省份(如山东、福建)2024年起放宽政策,明确毕业当年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保仍保留应届生资格

2025-05-15 资格考试

毕业后没有签三方还算应届生吗

​​毕业后未签三方协议仍可能保留应届生身份,核心判定标准是毕业时间、社保缴纳情况及用人单位要求​ ​。关键在于是否在择业期内(通常2年)未正式就业(未缴社保),而非是否签订三方协议。部分单位招聘时可能要求三方协议,但政策层面明确未签三方不影响应届生资格。 ​​应届生身份的核心界定依据​ ​ 国家规定应届生身份以毕业证书落款年度为准,择业期内(一般2年)未落实工作单位且未缴纳社保的毕业生

2025-05-15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