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当年签订劳动合同是否算应届生?关键结论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仍算应届生,但需结合社保缴纳、档案留存及地方政策综合判断。例如,山东、福建等地明确毕业当年签订劳动合同不影响应届生身份认定,而传统标准要求未缴社保且档案保留在原籍。以下是具体分析:
-
政策差异决定认定标准
部分省份(如山东、福建)2024年起放宽政策,明确毕业当年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保仍保留应届生资格,尤其适用于事业单位招聘。但多数地区沿用传统标准,即需满足“未缴社保+档案留校或人才中心”两项条件。 -
时间节点为核心因素
应届生身份以毕业证书落款年度为准。若合同签订与毕业同年(如2025年6月毕业,同年7月签约),通常视为应届生;跨年签约则可能失效。择业期(通常2年)内未就业者即使签约较晚,也可能保留资格。 -
社保与档案的关键影响
劳动合同本身不直接取消应届生身份,但若单位同步缴纳社保或调档,多数情况下身份终止。反之,仅签约未缴社保且档案未转移,仍可能符合认定。
总结建议:毕业生需优先查询当地最新政策,权衡签约与身份保留的利弊。若计划报考公务员或国企,可优先选择不调档、缓缴社保的短期就业,或关注政策宽松地区的招聘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