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与员工签订不缴纳社保的协议是否有效? 答案是否定的。这类协议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无效,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保,即使双方自愿签订免责协议,员工仍可要求补缴,企业可能面临罚款等法律责任。
-
法律强制性规定
根据《社会保险法》和《劳动合同法》,缴纳社保是企业和员工的法定义务,任何形式的免除协议均无效。例如,员工签署的“自愿放弃社保声明”或企业提供的“折现协议”均无法律效力,社保部门有权责令企业补缴并处罚款。 -
企业风险与后果
企业未缴纳社保需承担滞纳金、1-3倍罚款,甚至影响信用评级;员工发生工伤、医疗等情况时,企业需自行承担本应由社保支付的赔偿。员工可据此解除劳动合同并索要经济补偿。 -
员工权益受损
放弃社保意味着员工丧失养老、医疗等保障,未来可能无法享受社保待遇。即使协议中约定“自行承担后果”,员工仍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
总结:社保缴纳不可协商,企业和员工均应遵守法律。企业应合规经营,员工需警惕“折现”诱惑,主动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