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与用人单位签订“自愿放弃五险”的协议书是无效的,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这种协议因违反《社会保险法》和《劳动合同法》的强制性规定而自始无效。
1. 法律规定:强制性与无效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和《劳动合同法》:
- 用人单位必须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这是法定义务。
- 任何形式的“自愿放弃”协议均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无效。
2. 协议无效的法律后果
即使员工签署了放弃协议,用人单位仍需承担以下法律后果:
- 补缴责任:用人单位需补缴未缴纳的社保费用,并承担滞纳金。
- 行政处罚:未缴纳社保的企业可能面临劳动保障部门罚款,甚至被列入失信名单。
- 经济赔偿:若员工因未缴社保权益受损,用人单位需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3. 对员工的潜在风险
签署“自愿放弃”协议对员工同样存在风险:
- 权益保障缺失:一旦发生工伤、失业等情况,员工将无法享受相应的社保待遇。
- 未来权益受损:放弃社保可能导致退休后养老金不足,影响晚年生活质量。
4. 合法应对策略
- 企业层面:用人单位应主动履行法定义务,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保,避免法律风险。
- 员工层面:若用人单位要求签署放弃协议,员工可拒绝并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总结
用人单位和员工都应充分认识“自愿放弃五险”协议的法律无效性,避免因签署此类协议而承担不必要的法律后果。企业应主动履行社保缴纳义务,员工则需增强法律意识,保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