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偿合法行为,赔偿违法行为
赔偿款与补偿金在法律性质、适用条件、计算标准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具体区别如下:
一、核心定义不同
-
补偿金
适用于合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情形,如经济性裁员、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期满终止等。其目的是对劳动者在单位工作期间的贡献给予补偿,属于法定责任。
-
赔偿金
适用于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情形,如未依法通知、未支付社保、****等。其本质是对用人单位违法行为的惩罚,同时弥补劳动者因此遭受的损失。
二、适用条件差异
-
补偿金 :
-
劳动者主动解除(如协商解除、因工退休);
-
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如经济性裁员、无过失性辞退);
-
劳动合同期满终止。- 赔偿金 :
-
用人单位无合法理由单方解除(如未协商一致、未通知);
-
违法程序解除(如未提前30天通知、未支付社保)。
-
三、主观过错要求不同
- 补偿金 :不考虑用人单位或劳动者的主观过错,属于无责补偿。- 赔偿金 :要求存在用人单位的过错(如故意或重大过失)。
四、计算标准与金额差异
-
补偿金 :
-
按工作年限计算,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不足1年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
-
月工资以劳动合同解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为基数,高于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按3倍计算,年限最高12年。- 赔偿金 :
-
通常为经济补偿金标准的2倍。
-
五、法律性质与责任方向不同
- 补偿金 :单向支付,仅由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 赔偿金 :可能涉及双向支付,例如劳动者因用人单位过错解除合同需赔偿损失,同时可能获得赔偿金。
六、其他区别
-
产生原因 :补偿金源于合法行为,赔偿金源于违法行为;
-
救济途径 :赔偿金可能涉及劳动争议仲裁或诉讼,补偿金一般无需额外救济。
总结 :补偿金是法律规定的对合法行为的补偿,而赔偿金是因违法或违约行为产生的惩罚性赔偿。两者在适用条件、责任划分、计算标准等方面均有明确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