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补偿金在合法解除劳动合同时支付(如协商解除、裁员等),标准为N或N+1倍月工资;赔偿金在单位违法解除时支付,标准为2N倍月工资。 两者均以工作年限为计算基础,但适用场景和法律责任截然不同。
-
经济补偿金的核心场景
- 协商解除:单位提出解除且双方达成一致,支付N倍工资(工作满1年=1个月工资)。
- 无过失性解除:员工患病、不胜任工作或客观情况变化导致解除,单位提前30天通知支付N倍工资,未提前通知则需N+1。
- 裁员或合同终止:因破产、经营困难裁员,或合同到期不续签(非员工拒绝),均支付N倍工资。
-
赔偿金的触发条件
单位单方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如无理由辞退、未按程序裁员),需按经济补偿金标准的2倍支付赔偿金(即2N),且无需再支付经济补偿金。 -
关键区别
- 法律性质:经济补偿金是合法解除的补偿,赔偿金是对违法行为的惩罚。
- 计算标准:N或N+1 vs. 2N,后者金额更高但前提是单位存在过错。
劳动者需根据实际情况主张权利,单位则应依法操作以避免高额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