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以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为准,而非上年度工资。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时,需按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计算,但若工资高于当地社平工资3倍,则按社平工资3倍封顶且补偿年限不超过12年。
分点说明:
-
计算周期
严格采用离职前12个月实际发放的工资总和除以12,包含奖金、津贴等货币性收入,但需剔除加班费、非常规补贴等一次性收入。 -
高收入群体特殊规则
月工资超过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计算基数按社平工资3倍执行,且补偿年限最高12年,避免巨额补偿争议。 -
新旧衔接问题
若工作未满12个月,按实际工作月份计算平均工资;中途存在未正常提供劳动的月份(如医疗期),该期间工资收入可协商剔除。 -
与赔偿金的区别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2倍补偿金)同样适用前12个月规则,但不受社平工资3倍和12年限制。
提示:具体计算需结合地方实施细则,建议保留工资流水作为凭证,遇争议时可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