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十大政策聚焦临港工业、开放合作与民生福祉,以深化改革激发动能,打造面向东盟的国际化枢纽城市。 其核心亮点包括:税收减免助力企业轻装上阵、“智改数转”推动千亿级产业绿色升级、医学试验区享国家级审评特权、海上风电与核电构建清洁能源体系、跨境贸易便利化稳居全区前列。
- 产业扶持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西部大开发鼓励类产业减免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最高免征5年;钢铁、新材料等千亿级产业获专项绿色发展补贴,国家级绿色工厂达8家。
- 科技创新激励:设立135万元高价值专利培育基金,推动产学研合作;生物医药专利公开量年增482%,医学试验区新药审评周期缩短至1—2年。
- 园区改革升级:整合11个园区为5个,防城港经开区工业产值连续9年全区第一;东兴产业园推行“市区合一”机制,获亚太区新兴园区推荐奖。
- 跨境贸易便利:东兴口岸出入境人次全国陆路口岸第一,建成中国—越南贸易投资服务中心,集装箱吞吐量破百万标箱,进口规模全区首位。
- 能源基建突破:红沙核电“华龙一号”投产,广西首个海上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企沙港区30万吨级码头加速建设,打造大宗散货国际枢纽港。
- 招商引资质效:新签约项目投资总额目标超700亿元,推行“0.5日办结”企业准入,对强优企业提供“一对一”跟踪服务,营商环境满意度全区提升最快。
- 文旅融合行动:开展“防城港旅游年”,扩容中越元宵足球友谊赛,开发“上山下海出国”线路,吸引东盟游客及北方“候鸟式”旅居群体。
- 民生保障举措:深化医保支付改革试点,中医医院便民案例全区推广;地表水优良率100%,西湾生态海堤入选全国修复典型案例。
- 渔港经济区建设:国家级渔港经济区试点吸引远洋渔业企业,对渔货上岸、冷链物流给予奖励,目标建成西南最大水产品交易加工中心。
- 柔性监管机制:推行“首违不罚”清单,个体工商户信用贷投放超9亿元,完成7500户次信用修复,降低市场主体合规成本。
防城港正以政策组合拳打通“边海联动”脉络,企业可重点关注税收优惠、跨境合作及绿色产业赛道,个人需留意文旅消费激励与民生服务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