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63岁,女职工55/58岁
根据2025年1月1日起实施的养老退休年龄新规定,主要变化如下:
一、退休年龄调整
-
男性职工
法定退休年龄从60岁逐步延迟至63岁,采用“每4个月延迟1个月”的小步调整方案,过渡期持续15年。
-
女职工
-
普通女工 :从50岁延迟至55岁,每2个月延1个月。
-
女干部 :从55岁延迟至58岁,每4个月延1个月。
-
二、弹性退休制度
-
提前退休 :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累计缴费满15年后,可自愿选择提前退休,但需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超过3年。
-
延迟退休 :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若单位同意,可协商延迟退休,最长不超过3年。
三、最低缴费年限调整
-
过渡期 :2025-2030年,最低缴费年限仍为15年,不随退休年龄调整。
-
提高标准 :2030年起,最低缴费年限每年增加6个月,至2039年统一为20年。
四、其他重要变化
-
病残津贴制度 :参保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因病或非因工致残被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按月领取病残津贴。
-
养老金计发因素 :退休金待遇与缴费年限、个人账户养老金累计总余额等因素相关,延迟退休可能提高养老金水平。
五、影响与建议
-
对职工的影响 :部分70后职工将直接受益于延迟退休,而80后和90后需继续工作至新退休年龄。灵活就业人员需注意补缴缴费年限,避免影响养老金待遇。
-
养老规划建议 :建议根据年龄、健康状况和职业规划,选择提前退休或延迟退休,并尽早提高缴费年限以增加养老金储备。
以上信息综合了国务院及人社部的官方文件,确保权威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