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乡村振兴将实现阶段性重大进展,主要体现在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三大核心领域。这一目标通过系统性政策推进,旨在缩小城乡差距,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
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农业生产将全面转向智能化、规模化,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5%。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6.5亿吨以上。数字农业技术广泛应用,如无人机播种、物联网监测等覆盖50%以上主产区,带动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 -
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基础设施短板基本补齐,实现村村通硬化路、4G网络全覆盖,自来水普及率达88%。生活垃圾处理体系覆盖90%行政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85%,建成30万个以上"美丽宜居村庄"。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协同推进,森林覆盖率维持在23%以上。 -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机制形成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保持6.5%以上,城乡收入比缩小至2.5:1。通过产业融合带动就业,乡村旅游、电商等新业态创造超3000万个岗位。集体经济组织年收益超50万元的行政村占比达40%,土地经营权流转率突破60%。
当前乡村振兴已进入深化实施阶段,需重点关注特色产业培育与人才回流。未来三年将是检验政策实效的关键期,各地需因地制宜突破发展瓶颈,确保农民真正共享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