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工资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搜索结果,员工不辞职直接离职(即擅自离职)的情况下,工资支付问题需结合以下要点处理:
一、工资支付义务
-
必须支付工资
员工即使未正式辞职,只要提供了劳动,用人单位就应当支付工资。工资是劳动对价的基本体现,法律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克扣或拖欠。
-
支付时间
工资应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时结清,通常为离职当月的最后一个工作日或次月15日前支付。
二、可能的经济责任
-
赔偿损失
若员工擅自离职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如招聘成本、培训费用等),用人单位有权要求赔偿。赔偿金额可按劳动合同约定或实际损失确定,但需从员工工资中扣除,且每月扣除额不得超过当月工资的20%,剩余部分不得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
-
旷工处理
未提前通知擅自离职可能被认定为旷工,用人单位可依据《劳动合同法》将员工除名或按旷工规定处罚。
三、法律救济途径
-
协商解决 :建议员工与用人单位协商处理工资和赔偿事宜,避免单方面离职引发纠纷。
-
劳动仲裁 :若协商失败,员工可向当地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及赔偿。
总结
擅自离职需承担法律责任,但工资支付是法定义务,用人单位无权以未缴工资为由拒绝支付。建议员工遵守离职程序,减少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