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工作10天后离职,依法应当获得相应工资。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只要劳动者提供了实际劳动,用人单位就必须支付劳动报酬,无论工作时间长短。以下是关键点解析:
-
工资计算标准
工资按实际出勤天数计算,包括试用期。若双方约定了日薪或月薪,离职时需折算为10天的应得工资。例如:月薪6000元,工作10天工资约为6000÷21.75×10≈2758元(21.75为月计薪天数)。 -
离职程序与工资发放
- 员工需提前3天(试用期)或30天(正式期)书面通知用人单位,但即使未提前通知,用人单位也不得克扣已工作的工资。
- 工资最迟应在离职交接完成后一次性结清,双方也可协商发放时间。
-
常见争议处理
- 若单位拒付工资,员工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及可能的赔偿(如拖欠工资的50%~100%额外补偿)。
- 保留考勤记录、工作沟通记录等证据,有助于**。
-
特殊情况说明
- 未签劳动合同不影响工资索取,反而可能主张双倍工资(需工作超1个月)。
- 单位不得以“未满月”或“未交接”为由拒付,但可扣除因员工过失造成的实际损失。
短期工作离职的工资受法律保护,劳动者应主动主张权益。遇到纠纷时,及时寻求劳动部门协助是高效解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