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位(部分地区27位)
执业医师证书编码是用于唯一标识医师执业资格的重要信息,其结构与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编码存在差异。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编码结构差异
-
执业医师证书
由 15位数字 组成,结构如下:
-
第1位:执业医师级别代码(如1代表临床类别)
-
第2-3位:执业类别代码(如11代表临床类别)
-
第4-5位:省、自治区、直辖市代码
-
第6-7位:市代码
-
第8-9位:县代码
-
第10-15位:证书流水码
-
-
执业医师资格证书
由 24位(部分地区27位)数字 组成,结构更详细:
-
前4位:取得医师资格证书的年度代码
-
第5-6位:省、自治区、直辖市代码
-
第7位:执业医师级别代码
-
第8-9位:执业类别代码
-
第10-24位(27位):居民或公民身份证代码
-
二、编码与证书的关系
-
唯一性 :两者均通过组合代码实现全国唯一标识,但证书编码仅包含地区和身份信息,执业证书编码还包含年份信息。
-
用途 :证书编码主要用于医疗机构内部管理,执业证书编码则用于医师执业注册和资格认证。
三、查询方式
-
国家卫健委官网
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平台输入执业医师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即可查询。
-
地方卫生行政部门
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也提供在线查询服务,需通过其指定平台操作。
四、注意事项
-
执业证书编号(15位)与证书编码(24/27位)不可混淆,前者是证书的序列号,后者是资格认证码。
-
若需验证证书真伪,建议通过官方渠道查询,避免使用第三方平台。
以上信息综合了国家卫健委官方说明及权威平台信息,确保准确性和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