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考试1000米合格标准如下:
一、年龄划分标准
-
30岁及以下 :≤4分25秒
-
31岁及以上 :≤4分35秒
二、其他相关要求
-
测试场地 :400米田径跑道,地面平坦,地质不限。
-
测试方法 :站立式起跑,以分、秒为单位记录成绩,不计小数。
说明 :该标准适用于公安联考及公务员录用体检中的体能测试项目,具体以当年官方公告为准。
公安考试1000米合格标准如下:
一、年龄划分标准
30岁及以下 :≤4分25秒
31岁及以上 :≤4分35秒
二、其他相关要求
测试场地 :400米田径跑道,地面平坦,地质不限。
测试方法 :站立式起跑,以分、秒为单位记录成绩,不计小数。
说明 :该标准适用于公安联考及公务员录用体检中的体能测试项目,具体以当年官方公告为准。
公安联考公共科目合格标准根据各地招录公告和考试大纲有所差异,但通常包括笔试和体能测试两部分。笔试部分主要考察《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部分岗位还需参加《公安专业科目》测试。体能测试则包括短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项目。考生需达到各科目的最低合格分数,同时通过体能测试,才能进入下一环节。 一、笔试科目与评分标准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主要测试考生的逻辑推理、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等能力
100分 公务员考试中公安专业科目的分数情况如下: 一、考试结构与分值分布 考试科目组成 公安专业科目通常包含《公安基础知识》《检察基础知识》《审判基础知识》《监狱劳教基础知识》等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总成绩计算 公安专业科目成绩占笔试总成绩的30%,具体计算公式为: $$\text{总成绩} = \text{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 \times 40% + \text{申论成绩}
公安专业科目多选题每题分值为1分 ,这是当前考试中的主流计分方式。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年份或地区可能存在差异,但近年来多数考试采用统一标准,即单选、多选、情境题均按1分/题计算,且多选题需全部选对才得分。 分值设定依据 :近年考试大纲和真题显示,多选题通常占20题,与单选、情境题共同构成100分总分,三者分值权重一致。例如2024年多省联考明确标注所有客观题每题1分。
是 面向社会招警属于正式警察编制,但具体性质需结合招录流程和岗位类型综合判断,具体说明如下: 一、基本性质与编制类型 属于正式警察编制 社会招警通过严格考试选拔,完成1-2年警校培训并转正后,成为正式警察,享受公务员待遇。 编制类型存在差异 部分岗位可能为合同制警察,需通过考核转正;部分直接进入公务员序列,但需注意社会招警与普通公务员的招录范围不同。 二、招录流程与要求 考试内容
不是 社会招警并不都是辅警,两者在编制、职责和待遇等方面存在本质区别: 一、编制性质 社会招警 通过公务员考试(如省考或国考)招录,属于 人民警察序列 ,具有公务员或事业编制,享受公务员待遇。 辅警 采用合同制,属于 警务辅助人员 ,不占用公安系统编制,与保安等职业性质更接近。 二、职责与权限 社会招警 :具备执法权,可独立履行警察职责,如调查取证、独立作出处罚决定等。 辅警
社招警察报考需满足国籍、年龄、学历、身体条件等核心要求,且需通过政治审查和体能测试。 具体要求包括:中国国籍、18-35周岁(部分岗位放宽)、大专以上学历、无犯罪记录,以及符合岗位特殊条件(如户籍、专业背景等)。报考流程通常涵盖笔试、面试、体测、体检和政审环节,竞争激烈需提前准备。 报考社招警察需首先确认基本资格: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公安专业科目必背知识涵盖政治理论、法律条文、执法规范及实务要点,以下是核心内容整理: 一、政治理论基础 中国政治体制 国体:人民民主专政;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央与地方关系;公民权利与义务。 公安机关性质 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兼具武装刑事司法与治安行政职能。 二、法律与执法规范 公安机关权力与职责 权力特点:法定性、强制性、特许性、单向性; 职责特点:法律性、政治性、行政性、有限性
考公安岗需通过三门笔试科目:公共科目(行测+申论)和公安专业科目,其中行测占比40%、申论30%、公专30%,全部为闭卷考试且含体能测试要求。 公共科目基础考核 行测考查常识判断、言语理解、数量关系等五类客观题,满分100分,120分钟;申论分省市卷、县乡卷等类型,侧重分析写作能力,150分钟完成主观题。两者成绩按比例合成公共科目总分。 公安专业科目核心内容
2024年国考公安报考条件 学习经历要求 :需取得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高等学历教育各阶段均需取得相应学历学位。 身体心理要求 :需符合人民警察体检标准和体能测评标准。 年龄要求 :省级及以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一般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市(地)级及以下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一般为30周岁以下。 专业要求 :招录专业涉及广泛,不仅限于警察相关专业。 特殊人群
2025年政法干警招录工作已全面启动,计划面向高校毕业生和退役士兵定向培养1146名基层政法人才,其中公安系统占比最高(900名),专科层次培养达969人。 招录采取“笔试+教育入学考试”统考模式,录取后需在指定院校接受两年免学费培训,毕业后按协议到中西部基层政法机关服务。湖南等省份已公布具体职位表,报名需满足年龄、学历及定向单位要求,退役士兵荣立三等功者可优先录取。 政法干警招录是法院
政法干警试点班目前仍面向特定人群招录,但需以各省年度公告为准,其核心特点为“定向培养、统考择优、服务基层”。 主要面向应届毕业生、退役士兵等群体,通过公务员考试与教育入学考试双重选拔,毕业后需赴中西部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政法机关服务满规定年限。 招录对象与条件 试点班招录对象以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和25周岁以下退役士兵为主(部分岗位放宽至27周岁)
政法干警考试并未完全取消,但部分省份已暂停招录。具体信息如下: 部分省份暂停招录 四川省、浙江省等已明确宣布2017年政法干警招录工作暂停,且2024年仍无招录计划。其他省份如甘肃也曾确认全国性取消政法干警考试。 全国性取消说法存疑 尽管部分省份暂停招录,但全国范围内是否取消尚未有统一政策。2024年仍有省份(如四川、浙江)未发布招录公告,但未明确表示永久取消。 替代招录渠道存在
是 政法干警属于正式警察,但属于政法系统内的专业技术岗位,其性质与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存在一定差异。具体分析如下: 一、政法干警的编制性质 属于正式公务员 政法干警通过公务员考试(含专业科目)录用,属于国家公务员体系,享受公务员待遇。 岗位分类 包含法院、检察院干部、法警、公安机关民警、司法所干部及狱警等岗位,属于政法系统内不同职能分支。 二、与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区别 招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