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氩弧焊新手入门的综合教程,结合基础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进行分点说明:
一、基础概念与设备准备
-
氩弧焊原理
利用氩气作为保护气体,通过电弧加热熔化焊丝与焊件,形成熔池后完成焊接。
-
设备与材料
-
设备 :氩弧焊机、焊枪、气体流量调节器。
-
材料 :焊丝(根据材质选择)、防护用品(面罩、手套、护目镜)。
-
-
安全规范
-
检查电源线、接地线是否牢固,避免短路。
-
焊接区域需清洁无尘,防止气孔、裂纹。
-
二、焊前准备与操作技巧
-
焊前处理
-
清洁焊件表面油脂、锈蚀等杂质,使用钢丝刷或砂轮打磨坡口。
-
调整焊机参数:电流(60-200A)、电压(10-25V)、气体流量。
-
-
电极选择与安装
-
根据金属材质选择对应钨电极,钝边需研磨至圆滑。
-
固定电极时保持垂直,钨极与焊枪嘴距离约3-4cm。
-
-
引弧与送丝技巧
-
采用高频开关引弧,避免直接接触产生飞溅。
-
送丝分内填丝和外填丝:外填丝用于填充,电流较大;内填丝用于打底,需观察反面余高。
-
三、焊接过程控制
-
焊接速度与距离
-
薄板(≤4mm):收弧距离2-3mm,电流小,焊速慢。
-
厚板:收弧距离4-6mm,电流适当增大。
-
焊枪角度:保持垂直,左右摆动时中间稍快,坡口两侧稍慢。
-
-
熔池管理
-
电弧引燃后预热3-5秒形成熔池,送丝与焊接速度同步调整。
-
注意熔池形态:避免下凹或焊缝过宽,及时调整电流或速度。
-
-
收弧技巧
- 采用回弧收弧法,逐渐减小电流至零,避免弧坑裂纹。
四、常见缺陷与解决方法
-
未熔合 :电流不足或电极角度不当,需增大电流或调整电极。
-
气孔/裂纹 :气体流量不足或保护不当,需检查气体供应。
-
焊缝变形 :焊接位置不佳或电流过大,需优化焊条角度和电流。
五、实践建议
-
初期练习 :从薄板开始,固定焊件点焊,掌握基本手法。
-
参数调整 :通过试验确定**电流、电压组合。
-
经验积累 :熟练后逐步增加材料厚度和焊接难度。
通过以上步骤的系统学习与实践,新手可逐步掌握氩弧焊的核心技能。建议结合视频教程与现场操作相结合,不断提高焊接质量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