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电动自行车新法规主要围绕提升安全性能、规范市场秩序和推动绿色出行展开,核心内容如下:
一、技术标准升级
-
最高车速限制
所有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车速不得超过25公里/小时,确保低速运行安全性。
-
整车质量提升
使用铅酸蓄电池的电动自行车整车质量上限由55kg提升至63kg,同时允许安装脚踏骑行装置(电助力车型)。
-
电池安全强化
-
电池组需通过防篡改设计,增加6类防篡改检查方法;
-
电动自行车使用塑料材质不得超过整车质量的5.5%,降低火灾风险。
-
-
防火阻燃要求
对非金属材料(如弹性软垫、电气回路导线)设定防火指标,并规范电动自行车使用塑料总量。
二、管理规范强化
-
强制登记与牌照
合规电动自行车必须悬挂有效号牌,且禁止改装限速装置、电机功率等关键部件。
-
违规行为处罚
-
超速、改装、违规载人(后座超12岁以下儿童)等行为将面临罚款或扣车处罚;
-
非标电动车将无法登记上牌,禁止上路。
-
-
智能化要求
新能源车需配备北斗定位、动态安全监测功能,非经营性车辆可选择是否保留该模块。
三、市场秩序整顿
-
企业责任强化
生产企业需具备与产能匹配的生产、检测和质量控制能力,建立产品追溯体系。
-
以旧换新政策
-
支持个人消费者以旧换新,补贴范围覆盖全国,鼓励淘汰老旧超标车辆;
-
明确报废车辆需换购合格新车,规范回收流程。
-
-
严查非法改装
增加防篡改检查频次,对擅自改装车辆依法查处,从源头上杜绝“超标车”。
四、绿色出行倡导
新规通过提升车辆安全性和续航能力,间接推动绿色出行。规范管理措施有助于减少交通乱象,提升城市交通效率。
过渡期安排 :
-
新标准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旧版标准(GB17761—2018)同时废止;
-
各地政府将制定配套政策,鼓励消费者以旧换新,确保市场平稳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