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院感培训是医疗机构防控感染的核心环节,其内容需涵盖手卫生规范、防护装备使用、医疗废物处理等关键点,并通过理论结合实操强化医务人员风险意识与操作能力。
-
基础理论培训
包括院感基础知识(如病原体分类、传播途径)、标准预防措施(如接触隔离、空气隔离)、以及检验科特有的生物安全风险(如血液标本处理中的暴露风险)。培训需结合《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规,确保制度落地。 -
实操技能强化
重点演练六步洗手法、防护用品(口罩、手套、隔离衣)的正确穿戴与脱卸流程,以及锐器伤应急处理。通过模拟操作和案例分析,提升医务人员在采血、标本离心等高风险环节的规范性。 -
环境与设备管理
明确检验科区域划分(清洁区、污染区)、空气消毒方法(紫外线/化学喷雾),并规范医疗废物分类(感染性、损伤性废物)。需定期监测消毒效果,如空气细菌培养达标值≤200CFU/m³。 -
持续监测与改进
建立多重耐药菌检出率、抗菌药物送检率等指标,通过数据反馈优化培训内容。同时加强职业暴露上报机制,确保暴露后追踪(如HIV暴露的72小时阻断流程)。
院感培训需形成闭环管理,从知识灌输到行为养成,最终实现“零感染”目标。定期复训、更新案例库及引入新技术(如智能手卫生监测)是未来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