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新规聚焦民生热点,从胎儿权益到高空抛物责任,全面升级民事权利保护体系。 新规涵盖居住权设立、个人信息保护、离婚冷静期等49项亮点,首次将人格权独立成编,明确禁止高利贷、规范物业收益分配,并创新性规定见义勇为免责条款,为日常生活提供法律保障。
-
人格权保护全面升级
性骚扰防治责任明确至用人单位,禁止非法收集人脸、声音等生物识别信息,违者需承担民事责任。未成年人遭性侵的诉讼时效延长至成年后,赋予受害者更长的**窗口期。 -
居住权与物业新规落地
新增居住权制度,允许通过合同或遗嘱设立无偿居住权,保障弱势群体“住有所居”。小区电梯广告等公共收益明确归业主所有,物业需公开收支并返还合理成本后的盈余。 -
婚姻家庭规则更人性化
协议离婚增设30天冷静期,避免冲动离婚;夫妻共同债务实行“共债共签”,防止一方被负债。离婚后不满两周岁子女原则上由母亲直接抚养,减少监护权争议。 -
数字时代权益保障
电子合同与纸质合同同等效力,规范网购、在线服务等新型交易。网络虚拟财产、数据纳入遗产范围,遗嘱形式新增打印、录像等数字化方式,公证遗嘱不再优先。 -
公共安全责任强化
高空抛物致害需由整栋楼潜在加害人补偿,并赋予追偿权;自愿救助造成受助人损害不担责,消除“扶不扶”的道德困境。
随着《民法典》深入实施,公民需及时了解新规细节,善用法律工具维护自身权益,同时遵守诚信原则,共同构建和谐法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