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的电气架构是保障其稳定运行的核心,主要涉及供电系统、备电架构及电气隔离设计。以下是关键要点:
一、核心架构类型
-
2N双系统冗余
采用两路市电接入两台变压器,形成双电源冗余,确保高可靠性。适用于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如A级机房)。
-
RR架构(冗余冗余)
海外主流方案,通过多级备电和冗余设计提升容错能力,但成本较高。
-
分布式冗余系统
结合多区域电源和负载均衡,适用于中、大型数据中心,平衡可用性与成本。
二、关键技术要点
-
电压转换与隔离
通过多级降压(如10kV→20kV→0.8V/1V)实现高效供电,同时划分强电侧(高压配电)和弱电侧(低压PDU)。
-
冷热电分离
制冷系统独立供电(如UPS供电),避免因制冷维护影响主业务,提升安全性。
-
容错与隔离设计
遵循GB50174规范,变配电设备需分物理隔间布置,确保单点故障不影响整体运行。
三、备电体系
-
多级备电架构
包含UPS(10-15分钟)、柴油发电机(小时级)及BBU(分钟级),形成多层级应急保障。
-
电池配置
UPS配备15分钟续航电池,满足突发断电需求,同时优化电池利用率以降低建设成本。
四、发展趋势
-
AI/AC/DC技术加速 :算力需求增长推动AI服务器AC/DC系统投资占比达58%以上。
-
高效节能设计 :通过优化电气架构提升能源利用率,降低PUE值。
以上架构需根据数据中心规模、重要性及预算选择,兼顾可靠性、维护性和成本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