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无故旷工一个月后要求工资是否合法? 关键结论:根据现行法律,用人单位可不支付旷工期间的工资,但需满足三个条件:制度合法(经民主程序制定且公示)、事实明确(有考勤等证据)、扣发合理(仅限未出勤天数,不得额外罚款)。若企业违规克扣,员工可通过劳动仲裁**。
-
法律底线:工资权受《劳动合同法》保护,但以实际提供劳动为前提。旷工属于“未履行劳动义务”,企业有权拒付对应天数工资,但不得扣减其他正常出勤工资或额外罚款。例如,月薪3000元员工旷工2天,仅可扣发元。
-
企业合规要点:
- 制度依据:旷工定义及处理规则需写入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工会通过的规章制度,并公示(如员工手册签收、邮件通知)。
- 证据链:需结合考勤记录(如打卡数据)和催岗通知(书面或邮件),单方面记录无员工确认可能无效。
-
员工**路径:
- 协商优先:要求企业出示扣薪制度依据,若制度缺失或程序不合法,可主张全额补发。
- 投诉与仲裁:向劳动监察部门提交证据(合同、工资流水等),或1年内申请仲裁,主张欠薪及违法解除赔偿(若被辞退)。
总结:旷工扣薪需严格依法操作,企业应完善制度与证据管理,员工则需及时留存证据。双方均需避免情绪化对抗,通过法律渠道解决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