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赔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到期后不续签的赔偿情况需根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行为进行区分,具体如下:
一、用人单位不续签的赔偿情形
-
未维持或提高原合同条件
若用人单位未维持或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如薪资、岗位、福利等)而终止合同,需支付经济补偿。补偿标准为:
-
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
-
6个月以上不满1年按1年计算;
-
不满6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
-
-
主动提出不续签
即使劳动者未明确拒绝,用人单位主动提出不续签仍需支付经济补偿。
-
连续两次订立合同后不续签
若用人单位连续两次与同一劳动者订立固定期限合同后终止合同,且劳动者未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需支付赔偿金(2N)。
二、劳动者不续签的赔偿情形
-
用人单位维持或提高原合同条件
若用人单位维持或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而劳动者拒绝续签,无需支付补偿。
-
降低原合同条件
若用人单位降低劳动合同约定条件(如降薪、调岗等)导致劳动者不续签,需支付经济补偿。
三、其他注意事项
-
月工资的计算
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等,未休年假工资也纳入计算。
-
特殊情况
-
劳动者接近退休年龄(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时,用人单位不续签可能涉嫌违法,需支付更高补偿或恢复劳动关系。
-
劳动者主动提出以其他条件续签且用人单位同意的,视为劳动者同意终止合同,无需补偿。
-
-
法律后果
用人单位违法不续签(如未提前通知或未支付补偿)需承担赔偿金(2N),劳动者可依法仲裁或诉讼**。
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的赔偿需根据双方行为判断,建议劳动者提前与用人单位协商条件,避免因误解或证据不足影响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