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休4天请假是否按26天算工资,需结合劳动合同约定及企业工资计算方式综合判断。法定月计薪天数为21.75天,部分企业采用“(30天-4天休息)=26天”计算日工资属于误区,可能涉嫌违法。以下从工资计算规则、请假扣款逻辑等角度展开说明:
1. 工资计算标准
- 法定基准: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月工资计算以21.75天为基准(计算公式:月工资÷21.75天=日工资),适用于所有工时制度。
- 企业常见误区:部分企业将月休4天按“自然月30天-4天=26天”计算日工资,可能导致日工资被压低(如月薪5000元按26天计算日工资为192.3元,而按21.75天计算为229.9元)。
2. 请假扣款逻辑
- 合法方式:请假扣款=缺勤天数×日工资(日工资按21.75天计算)。例如,请假1天,扣款为5000元÷21.75≈229.9元。
- 违法情形:若企业按26天计算日工资(如5000元÷26≈192.3元/天),实际扣款更少,但长期执行会降低劳动者法定权益,可能被认定为变相克扣工资。
3. 特殊场景处理
- 全月请假:若整月请假且无出勤,企业可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支付生活费(需符合劳动合同或地方法规)。
- 法定节假日调休:若月休包含法定节假日,请假期间涉及节假日的,企业不得扣减该部分工资。
4. **建议
- 核对劳动合同中关于工资计算的条款,确认是否明确约定计薪天数。
- 保留考勤记录与工资条,若发现企业长期采用非21.75天标准计算工资,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仲裁。
总结:月休4天请假扣款的合法性取决于工资计算基准是否符合21.75天标准。劳动者需主动核实企业计算方式,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