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的制定权通常由人事部门主导,财务部门负责审核与发放。 这一分工基于人事部门在薪酬体系设计、绩效考核和考勤管理上的专业职能,而财务部门则侧重资金核算与发放的合规性。但具体执行可能因企业规模、制度差异而调整,关键在于确保流程的准确性与透明度。
人事部门的核心职责包括制定薪酬标准、核算绩效工资及管理考勤数据。例如,大型企业通常设薪酬专员岗位,专门负责工资表的初稿编制,确保数据与员工实际表现挂钩。而财务部门的角色是复核税务、社保等扣除项,最终完成资金拨付。这种分工既能规避单一部门的操作风险,又能提升效率。
中小企业可能简化流程,由财务部门兼任工资核算。但需注意,即使财务执行计算,其依据(如考勤、绩效)仍需人事部门提供。若缺乏明确分工,易导致数据错漏或劳动争议。建议企业通过制度明确责任边界,例如:人事提供应发工资明细,财务审核后发放,并保留交叉复核记录。
无论由哪个部门主导,工资管理的核心是符合法规与内部制度。定期检查流程漏洞、更新薪酬政策,才能兼顾员工权益与企业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