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博物馆作为山东省重要的历史文物收藏机构,拥有众多珍贵文物。根据权威资料,其三大国宝分别为:
一、银雀山《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
-
出土时间与地点 :1972年出土于临沂银雀山汉墓,属一号墓文物。
-
文物价值 :共出土竹简4942枚,其中兵书4900余枚,包括《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及《六韬》《尉缭子》等。两部兵书同墓出土,终结了关于孙子其人其书的长期争议,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二、战国铜餐具
-
出土时间与地点 :1991年发掘于临淄张家庄战国墓葬,陪葬坑保存完好。
-
文物特色 :共62件,包括10个耳杯、盘碗等,采用分套式设计,展现了战国时期齐国手工业水平。其精巧的形制和密封性,反映了当时饮食文化的独特理念。
三、明衍圣公朝服(赤罗衣)
-
出土时间与地点 :1972年与兵法竹简同出,出土于临淄张家庄墓群。
-
文物组成 :包括梁冠、赤罗衣、中单等14件,是明代官员朝服的完整标本。明代官员朝服承袭唐宋形制,此件保存最完,是研究明代服饰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补充说明
-
入选《国家宝藏》 :上述三件国宝曾入选央视《国家宝藏》第二季,进一步体现了其历史价值与文化意义。
-
镇馆之宝 :山东博物馆另有镇馆之宝如亚丑钺、蛋壳黑陶杯等,但三大国宝因代表性更强,常被作为核心展陈。
以上文物共同见证了山东地区从战国到明清的历史变迁,是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实物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