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一历史档案馆是中国保存明清两朝中央机构档案的国家级宝库,拥有1000余万件珍稀档案,包括《大明混一图》《清代金榜》等世界记忆遗产。这里不仅承载了600年的历史记忆,还通过现代化展览与互动技术,让档案“活起来”,成为公众触摸历史的第一现场。
-
明清历史的权威载体
档案馆藏有77个全宗档案,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其中明代档案如洪武年间的户口帖、清代满文木牌等尤为珍贵。《大明混一图》作为现存最完整的古代世界地图,展现了明初的疆域认知,而清代科举金榜、皇家诰命等实物档案,生动还原了历史细节。 -
建筑与展览的匠心融合
新馆以高台建筑为灵感,融入斗拱、玉玺纹样等传统元素,兼具庄重与科技感。常设展览分为明清档案展、装具陈列等,金匮展厅展示的楠木鎏金档案柜,体现了古代“石室金匮”的典藏智慧。互动设备如电子消寒图,让参观者沉浸式体验历史。 -
免费开放与便民服务
新馆实行预约制免费参观,周一开放、周日闭馆。馆内提供免费盖章、周边文创,并毗邻中央礼品文物管理中心,可规划一日文化路线。线上H5小程序和“网上展厅”弥补了线下距离限制,方便全球用户云端探秘。 -
从皇家秘档到公共记忆
档案馆前身是故宫文献部,历经“八千麻袋事件”等劫难,最终在新中国得到系统保护。档案修复与数字化工程持续进行,已开放470万件档案供查询,包括汉文、满文等多语种数据库。
提示: 参观前需通过官方公众号预约,携带身份证件。若对明清文书或舆图感兴趣,可提前查阅官网开放的数字化资源,或参与定期举办的专题讲解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