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接收、不生产、不流出
不合格品的三不原则是质量管理中的核心控制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一、不接收不合格品
-
前道工序控制
员工需在加工前对前道工序传递的产品进行严格检查,依据质量标准判断是否合格。若发现不合格品,有权立即拒绝接收,并及时反馈给前道工序人员。
-
流程协同
前道工序人员需在接到不合格品反馈后,立即停止加工,追查问题根源并采取纠正措施,防止不合格品继续加工造成资源浪费。
二、不制造不合格品
-
规范操作
接受合格品后,操作人员需严格执行作业规范,确保加工过程符合质量要求。这包括设备维护、工艺参数控制及过程监控等。
-
预防为主
通过作业前的充分检查、过程中的实时监控,尽早发现异常情况并处理,从源头上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概率。
三、不流出不合格品
-
过程把关
加工完成后,需对产品进行最终检验,确认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或交付客户。若发现不良品,必须立即停机截留,并在本工序内完成处置和预防措施。
-
责任追溯
本工序需对产品质量负责,若因操作不当导致不合格品流出,需追溯原因并承担相应责任。
实施要点
-
责任明确 :遵循“谁制造谁负责”原则,从设计到生产全过程明确质量责任。
-
双重检查 :生产过程需实现自检与互检相结合,确保质量监控无死角。
-
持续改进 :通过质量数据分析,优化工艺流程,降低不合格品率。
通过以上三不原则的严格执行,企业可有效控制质量风险,提升整体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