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退职工的经济补偿需依法按工作年限和工资标准计算,核心规则为: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不满6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高收入者补偿上限为当地平均工资3倍且年限不超过12年。若企业违法解除合同,需支付双倍赔偿金;但员工存在严重过错时企业可无需补偿。
-
合法辞退的补偿标准
根据《劳动合同法》,企业因经营调整、员工不胜任等合法原因辞退时,需按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例如:工作5年8个月的员工,月薪8000元,可获得6个月工资(48000元)补偿。月工资按离职前12个月平均收入计算,含奖金、津贴等货币性收入。 -
违法辞退的双倍赔偿
企业无正当理由解雇员工(如孕期辞退、未提前通知等),需按补偿标准的2倍支付赔偿金。例如:应得补偿3万元的员工,可主张6万元赔偿。特殊群体(如工伤员工、哺乳期女性)受法律额外保护。 -
高收入与特殊情形处理
月薪超过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倍的高管,补偿金额按3倍封顶且最长计算12年。试用期员工若被违法辞退,工作不满6个月可获半个月工资赔偿。 -
无需补偿的例外情况
员工严重违纪、欺诈入职或承担刑事责任时,企业可无条件解除合同且不支付补偿。但需提供充分证据并履行法定程序。
提示:劳动者应保留工资流水、劳动合同等证据,争议发生时可通过劳动仲裁**;企业需完善规章制度,避免因程序瑕疵引发法律风险。补偿规则既保障员工权益,也规范用工管理,双方应依法行事以维护劳动关系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