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职降薪若属违法,员工最高可获赔46万!根据《劳动合同法》,公司单方面降职降薪需满足法定条件,否则构成违约。关键点包括:协商一致原则、举证责任归属、赔偿金计算标准(2N规则)及特殊群体保护(如孕期女职工)。以下分述核心要点:
- 合法性判定:降职降薪属劳动合同变更,必须双方协商一致。公司仅能在员工不胜任、医疗期满或违纪等法定情形下单方调整,且需充分举证。例如,某公司因未证明员工岗位不达标,被判赔11.6万元。
- 赔偿标准:违法降薪的赔偿金为经济补偿金的2倍(即2N),按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工作年限计算。若月薪3万、工作8年,理论赔偿可达48万。
- 特殊保护:孕期女职工被降薪属违法,法院曾判决公司补足工资差额并支付15.2万赔偿金。
- **路径:员工可依次通过协商、劳动仲裁、诉讼主张权利,需保留薪资记录、调岗通知等证据。
提示:遇到降薪时,务必核查公司依据是否合法,及时咨询专业律师。高额赔偿案例(如46万)多因公司滥用职权或程序瑕疵,员工需主动捍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