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法》及相关法规,劳动法对病假辞退有严格限制,具体规定如下:
一、医疗期保护
-
禁止辞退情形
劳动者在医疗期内(根据工作年限确定时长),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医疗期包括以下情形:
-
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
-
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不足5年;
-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
医疗期时长计算
-
实际工作年限6个月以上:按12个月计算;
-
6个月以上10年:按9个月计算;
-
10年以上15年:按12个月计算;
-
15年以上20年:按18个月计算;
-
20年以上:按24个月计算。
-
二、违法辞退的赔偿
-
经济赔偿标准
若用人单位在医疗期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按经济补偿标准的2倍支付赔偿。具体计算方式:
-
按工作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
-
6个月以上不满1年按1年计算;
-
月工资高于当地社平工资3倍的,按3倍工资计算,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
-
-
经济补偿计算
医疗期结束后,若劳动者不能从事原工作或新安排的工作,用人单位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经济补偿:
-
按工作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
-
6个月以上不满1年按1年计算;
-
不足6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
-
三、**途径
劳动者若遭遇违法辞退,可通过以下方式**:
-
确认医疗期合法性 ,要求用人单位提供医疗期证明;
-
申请劳动仲裁 ,要求支付双倍经济补偿或赔偿金;
-
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总结 :病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辞退,否则需承担高额赔偿。劳动者应保留医疗期证明,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