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未签订劳动合同便自行离职,可能会带来一系列法律和职业风险。以下从多个方面展开说明:
1. 试用期必须签订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即便在试用期内,劳动合同也是必须的,试用期是劳动合同期限的一部分,而非独立存在。
2. 未签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
若试用期内未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随时提出离职,但需提前三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未签劳动合同不会影响劳动者的工资和社保权益,但如果离职时未完成工作交接或手续办理,可能会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从而影响劳动者的职业声誉。
3. 自离的法律风险
若未签订劳动合同便擅自离职,即“自离”,可能会被用人单位视为旷工处理。这不仅可能导致无法获得经济补偿,还可能影响未来的背景调查,进而对求职造成不利影响。
4. 建议与提示
- 及时签订劳动合同:无论试用期长短,都应督促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 合法离职:即使未签订劳动合同,也需提前三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完成工作交接,避免法律纠纷。
- 保留证据:如工资条、考勤记录等,以便在权益受损时维护自身权益。
试用期未签订劳动合同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离职。合法合规的离职流程不仅能保障自身权益,还能避免不必要的职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