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不签合同被辞退的法律后果极其严重,用人单位可能面临双倍工资赔偿、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等法律责任,而劳动者则有权主张全额工资补偿和**赔偿。
-
试用期不签合同视为无试用期
根据《劳动合同法》,试用期必须以书面劳动合同明确约定为前提。若未签合同,所谓的“试用期”无效,双方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用人单位以“试用期不合格”为由辞退员工属违法解雇,需支付赔偿金(如案例中东莞某公司被判赔偿2500元)。 -
双倍工资赔偿风险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未签合同的,需每月支付双倍工资(最长11个月)。例如,吉林某公司因未签合同被判支付员工6个月双倍工资差额2.4万元。即使口头约定试用期,也无法免除这一责任。 -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高额代价
若未签合同,企业无法证明“录用条件”,辞退行为可能被认定为违法,需支付赔偿金(2N,N为工作年限)。例如,重庆某建筑公司因口头约定试用期且未签合同,最终需承担工资差额、双倍工资及违法解除赔偿。 -
劳动者**路径清晰
劳动者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主张权利,包括:补发试用期与转正工资差额、未签合同的双倍工资、违法解除赔偿金等。法院明确支持此类诉求,如青山法院判决企业支付4个月双倍工资。
总结:用人单位规避劳动合同的行为不仅无法降低用工成本,反而会因违法成本倍增。劳动者应保留工资条、考勤记录等证据,及时**以保障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