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通过高温焚烧技术将垃圾转化为电能,实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三重目标。占地仅为填埋场的1/20,单日处理量可达千吨级,每吨垃圾发电300-420度,且二噁英排放严格控制在欧盟标准以下,是人口密集城市垃圾处理的优选方案。
-
技术原理与流程
生活垃圾经发酵后投入850℃以上的焚烧炉,热能转化为蒸汽驱动发电机。全程智能化监控,烟气经脱酸、脱硝、活性炭吸附等多重净化,排放指标实时公开。例如仁怀发电厂通过机械炉排炉工艺,减容率超85%,年减排二氧化碳365万吨。 -
核心优势
- 土地高效:同等处理量下,用地比填埋场节省95%。
- 能源再生:每5人日均垃圾发电可满足1人用电需求,武隆项目年发电2.7亿度。
- 污染可控:现代技术使二噁英排放仅为填埋的1/50,东京市中心3.5公里内即有7座焚烧厂。
-
社会效益
国内佛山、常州等发电厂与居民区和谐共存,甚至成为环保教育基地。日本、欧洲90%以上垃圾通过焚烧处理,印证其技术成熟性与安全性。 -
未来趋势
中国规划至2025年焚烧处理占比超50%,技术迭代将进一步提升能效。例如三峰项目采用德国马丁技术,实现甲烷近零排放。
提示:公众可通过开放日了解焚烧厂运作,消除“技术落后”“污染超标”等误解。选择焚烧发电,既是环保责任,也是资源循环的智慧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