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到期后属于合同终止而非解除,核心区别在于:终止是合同期限自然届满的法律结果,而解除是合同履行过程中因违约或协商提前终止的行为。
-
法律定义与触发条件
合同终止是合同关系因期限届满、履行完毕等客观原因自然结束,无需当事人主动提出。例如租赁合同到期后,双方权利义务自动消灭。而合同解除需基于一方违约(如拖欠租金)或协商一致,属于非自然终止,例如租客提前退租需承担违约责任。 -
法律后果差异
终止通常不涉及违约责任,双方按约定履行完毕即可。若合同到期后未续签,用人单位可能需支付经济补偿金。解除则可能触发赔偿,例如因违约解除时,守约方可要求恢复原状或赔偿损失。 -
特殊条款的影响
若合同约定“到期后自动续约”或“需提前通知终止”,则需按条款执行。例如未按约定提前通知可能导致押金扣除,此时虽属终止,但需承担约定义务。
提示: 处理合同到期问题时,需核对条款是否含特殊约定,并区分终止与解除的法律后果,避免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