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4000元被裁员时,“N+1”赔偿竟能拿7万? 关键在于工资计算基数并非基本工资,而是离职前12个月的平均总收入(含奖金、补贴等)。若工作年限较长或企业未提前30天通知,补偿金额可能远超预期。
-
“N+1”赔偿规则解析
- N(经济补偿):每工作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不满半年按0.5个月计算,满半年不满1年按1年算。
- +1(代通知金):若企业未提前30天书面通知裁员,需额外支付1个月工资。
- 工资基数:按离职前12个月平均应得工资计算,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奖金、津贴等。例如:月薪4000元,若含2000元奖金和500元补贴,实际基数应为6500元。
-
为何能赔到7万?
- 假设工作5年,月均工资6500元:
- N部分:5×6500=3.25万元
- +1部分:6500元
- 合计:3.9万元。若企业违法裁员(如无正当理由),需支付2N赔偿(即6.5万元),叠加其他补偿可能达7万。
- 假设工作5年,月均工资6500元:
-
企业常见套路与应对
- 套路:HR声称按“基本工资4000元”计算,刻意忽略奖金补贴。
- 对策:保留工资条、银行流水等证据,依法要求按实际收入核算。协商无果可申请劳动仲裁,胜诉率超65%。
总结:裁员补偿绝非“基本工资×年限”这么简单。摸清规则、留存证据,才能避免权益受损。遇到争议时,冷静**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