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程序需提交申请书、身份证明、劳动关系证明及证据材料,核心在于明确诉求、完整举证、规范格式。以下从材料类型、准备要点及注意事项展开说明。
-
仲裁申请书
需载明申请人/被申请人信息、明确仲裁请求、事实与理由,按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诉求包括薪资争议、赔偿金、工伤待遇等,需量化金额或主张事项,避免模糊表述。 -
身份及劳动关系证明
- 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
- 用人单位登记信息(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下载);
- 劳动关系证明:合同、工资条、社保记录、考勤表、工牌等,至少提供一项直接证据。
-
证据材料清单
- 分类整理:按争议类型分组,如薪资类(银行流水、欠条)、解雇类(辞退通知、录音)、工伤类(认定书、医疗单据);
- 复印件提交:录音/视频需刻录光盘并附文字说明,聊天记录截图需连续完整;
- 证据目录:注明名称、来源、证明目的,便于仲裁员快速核对。
-
其他补充材料
- 委托材料:委托他人代理需提交授权委托书及代理人身份证明;
- 集体仲裁:多人共同申请时附推举代表声明;
- 经济困难证明:申请减免费用需提供低收入证明或救助材料。
提交材料时需核对仲裁委管辖范围,确保用人单位注册地或合同履行地匹配;材料缺失可能被要求5日内补正,逾期视为撤回申请。建议提前咨询当地仲裁机构模板要求,避免因格式问题延误处理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