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工伤被解雇是否有补偿?答案是肯定的。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工伤职工被解雇时,用人单位需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且不因解雇原因(如违纪)免除责任。若用人单位违法解雇(如工伤医疗期内解雇),还需支付经济赔偿金(双倍补偿)或恢复劳动关系。以下是关键点解析:
-
工伤保险待遇不受解雇影响
即使因严重违纪被解雇,工伤职工仍有权获得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医疗补助金。这是对工伤的直接补偿,与劳动关系解除原因无关。 -
合法解雇与违法解雇的差异
- 合法解雇:若职工存在重大过失(如旷工、犯罪),用人单位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解除合同,但仍需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 违法解雇:在工伤医疗期或停工留薪期内解雇,或未协商单方解雇,需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的2倍)或恢复劳动关系。
-
经济补偿的常见情形
- 协商一致解除:按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N倍月工资)。
- 合同期满终止:七至十级伤残职工可获经济补偿加工伤保险待遇。
- 单位未参保:所有工伤保险待遇由用人单位承担。
-
**关键步骤
- 保留工伤认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果等证据。
- 通过劳动仲裁主张权利,必要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总结:工伤职工被解雇时,补偿权益受法律严格保护。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拒付工伤保险待遇,违法解雇将面临更高赔偿。劳动者应主动**,确保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