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员工离职当天用人单位必须一次性结清全部工资,这是法律明确规定的刚性要求。无论劳动合同是否约定其他支付周期,或员工是否完成离职手续,企业均无权拖延支付。若工资卡异常,企业需通过亲属代领或书面留存等方式完成支付义务。
-
法律依据与核心条款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是核心依据,规定劳动关系解除或终止时,工资需一次性付清。地方性法规如《山东省企业工资支付规定》《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等进一步明确“当日结清”的要求,企业自行规定的支付周期不得与此冲突。 -
例外情形与注意事项
部分地区允许短期延后支付(如深圳规定3个工作日内),但需以地方规定为准。若员工未提前30天通知离职且造成损失,企业可索赔,但需举证,且不得直接扣减工资。年终奖、加班费等需按实际工时折算支付。 -
企业违法后果
拖欠离职工资属于克扣劳动报酬行为,员工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申请仲裁或起诉。企业可能面临补发工资、50%-100%赔偿金及行政处罚。 -
实操建议
员工应保留劳动合同、考勤记录等证据;企业需完善离职流程,避免因支付延迟引发纠纷。若遇经营困难需延期支付,须与工会或员工协商并书面约定,最长不超过30日。
总结:离职工资结清是法律底线,企业和员工均需明确权利与义务。遇到争议时,优先参考地方具体规定,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