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第一个月不交社保不合法。根据《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必须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为员工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并缴纳社保费用。即使员工在第一个月只工作了一部分时间,用人单位也需按照实际工资收入缴纳社保费用,不得以“不满月”为由拒绝缴纳。
1. 法律依据明确
《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需为员工缴纳社保,且未按时缴纳的需承担滞纳金等法律责任。这一规定表明,社保缴纳与员工是否满月无关,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履行义务。
2. 用人单位的责任
用人单位有义务为员工缴纳社保,且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或拒绝。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缴纳,员工可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或通过劳动仲裁维护自身权益。一旦被认定为未依法缴纳,用人单位需补缴社保费用,并可能面临经济补偿。
3. 员工的救济途径
如果用人单位未按时缴纳社保,员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向当地社保部门投诉;
- 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补缴社保并支付滞纳金;
- 若用人单位拒绝履行义务,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4. 社保缴纳的重要性
社保是员工的重要权益保障,不仅涉及医疗、养老、失业等基本福利,还关系到未来的退休待遇。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保可能导致员工在需要时无法享受相关保障,损害其合法权益。
总结
入职第一个月不交社保不仅违法,还可能给员工带来权益损失。用人单位需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及时为员工缴纳社保。员工也需增强法律意识,主动维护自身权益,确保社保权益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