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休假日包括全体公民放假的11天节假日(2025年起增至13天)和部分公民放假的纪念日,涵盖春节、国庆等传统节日及妇女节、青年节等特定群体假日。关键亮点:2025年新增除夕和5月2日为法定假日,春节调休至8天,劳动节调休至5天,部分假日遇周末可补假。
-
全体公民法定节假日:元旦(1天)、春节(3天,2025年调休为8天)、清明节(1天)、劳动节(1天,2025年调休为5天)、端午节(1天)、中秋节(1天)、国庆节(3天)。2025年起新增除夕和5月2日,总天数从11天增至13天。若假日逢周末,需在工作日补假。
-
部分公民假日:妇女节(女性半天)、青年节(14岁以上青年半天)、儿童节(14岁以下1天)、建军节(现役军人半天)。此类假日逢周末不补假,适逢工作日正常发放工资。
-
少数民族节日:由地方按民族习惯规定,如傣族泼水节、藏族藏历新年等,具体放假安排因地而异。
总结:法定节假日随政策动态调整,2025年将迎来假期扩容与调休优化,建议关注年度放假通知以规划行程。劳动者可依法享受带薪休假,遇加班需按标准获得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