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考试可以根据考生情况和考试规定选择报考科目数量。以下是详细的说明和建议。
中级经济师考试可以一次报几门
科目设置
- 中级经济师考试设有两个科目,分别是《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和实务》。其中,《经济基础知识》为公共科目,所有考生必考;《专业知识和实务》为专业科目,按不同专业领域命制试卷,考生需选择一个报考。
一次性报考建议
- 建议一次性报考两科:对于有一定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且有足够备考精力的考生,建议一次性报考两科。两个科目一起学习,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知识》作为基础,在学习《专业知识和实务》时也会更加轻松。
- 分次报考建议:备考时间较少,或对备考缺乏自信心的考生,建议分两次报考,每年考一科,连续两年内顺利通过。
成绩管理
中级经济师考试成绩实行2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方法,应试人员须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应试科目,方可取得相应级别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高级经济师考试可以一次报几门
科目设置
- 高级经济师考试设有一个考试科目——《高级经济实务》,考试题型为主观题。
一次性报考建议
高级经济师考试只设一个科目,因此考生必须一次性报考并通过该科目。
选择报考科目的建议
考虑因素
- 考生可以从工作单位的需求、个人专业背景、考试通过难度、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等多个角度进行考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
- 例如,如果考生所在的工作单位对某个专业有特定需求,或者考生对该专业有浓厚的兴趣和基础,那么选择该专业会更加有利。
具体建议
- 零基础考生:建议选择通过难度较低的专业,如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 有基础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专业,如金融、财政税收等。
中级经济师考试可以根据考生情况和备考能力选择一次性报考两科或分次报考。高级经济师考试必须一次性报考并通过。考生在选择报考科目时,应综合考虑工作单位需求、个人专业背景、考试难度、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等因素,以确保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
经济师考试每年一般在什么时候进行
经济师考试每年一般安排在11月进行。2025年的中级经济师考试定于11月1日和2日举行,分为四个批次进行考试。
此外,初级经济师考试通常安排在每年的4月举行。
经济师考试的合格标准是什么
经济师考试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级别,各级别的合格标准如下:
初级经济师
- 合格标准:各科目合格标准为试卷满分的60%。初级经济师考试科目包括《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务》,每科满分140分,因此合格分数线为84分。
中级经济师
- 合格标准:各科目合格标准为试卷满分的60%。中级经济师考试科目同样包括《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务》,每科满分140分,因此合格分数线为84分。
- 成绩管理:中级经济师考试成绩实行2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方法,考生须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方可取得资格证书。
高级经济师
- 合格标准:全国统一合格标准为试卷满分的60%,即60分。高级经济师考试只设《高级经济实务》一个科目,满分100分。
- 成绩有效期:达到全国统一合格标准的考生,其合格证明在全国范围内有效期为5年。
经济师考试有哪些科目
经济师考试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不同级别的考试科目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初级经济师考试科目
- 《经济基础知识》:公共科目,涵盖经济学基础理论、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和法律等方面。
- 《专业知识和实务》:专业科目,包括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等10个专业类别。
中级经济师考试科目
- 《经济基础知识》:公共科目,内容与初级相同。
- 《专业知识和实务》:专业科目,同样包括上述10个专业类别。
高级经济师考试科目
- 《高级经济实务》:一个科目,下设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等10个专业类别。